【案例剖析】抗洪抢险功臣守不住防腐“堤坝”
“思想防线垮塌,纪律意识、法律意识严重缺失,‘利’字冲昏了头脑,‘贪’字占据了大脑,没有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水务局(原水利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平在忏悔书中写道。2018年8月,刘建平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廉洁纪律,受到开除党籍、撤职处分。
“从刚开始的吃苦耐劳、恪尽职守,到居功自傲、私欲膨胀,再到丧失底线、腐化堕落。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刘建平的经历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北湖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谭磊说。
励精“治水”:“棱角分明”的抗洪功臣
提起刘建平,北湖区水务系统的干部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他的一些特点:资格老、能力强,工作敬业,脸黑脾气暴。
据办案人员介绍,从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毕业后,刘建平被分配到北湖区水利局。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干部干起,一步步升任水利股股长、四清水库管理处主任直至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8年的水利工作经历,刘建平曾取得过不俗的业绩,连续多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并获嘉奖。特别是在2002年郴州“8.8”洪灾抢险过程中,身为四清水库管理处负责人的刘建平,担负起水库大坝位移观察的重任。为了掌握准确险情,他连续数天24小时值守在大坝上观测,为抢险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受到了前来抗洪抢险现场视察的国务院领导的亲切慰问。刘建平也因此被评为“8.8”抗洪抢险救灾功臣。在北湖区创建全国小农水重点建设县(区),考核评比位列全省第一名那段时间,他不管日晒雨淋一直坚守在项目建设一线,皮肤被晒得黢黑。
肆意“玩水”: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刘建平担任副局长后,主管病险水库维修、河流治理、水利规划、农田水利管理、人畜引水等工作,可以说掌管着一方治水大权。在抢险中,他守住了防洪的堤坝,但在名利面前,却没能守住防腐的‘堤坝’,信念上出现‘滑坡’、精神上出现‘塌方’,最终发生了蜕变。”办案人员许建湘不无惋惜地说。
溃坝都是从细小的管涌开始,蜕变也是从看似细微的小事开始。
因为水利工作经验丰富,刘建平先后取得了水利、水利工程监理、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并且具备高级工程师(水利类)评定的条件,但因公务员身份不能参评,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工作关系,刘建平会接触到一些水电工程开发商,常常被他们私下请去参与水电工程测量,并收取一定的测量费。虽然知道这是违规违纪行为,但心里却认为自己是凭技术、凭本事吃饭,获得相应回报是应该的。
2012年,建筑老板李某某找到兼任江源四清联合灌区工程建设项目部法人代表的刘建平,说想承包该灌区工程。刘建平答应帮忙,要他找一家符合资质的建筑公司参加竞标。于是,李某某挂靠到某建筑公司,并以该公司名义参加竞标。为了确保中标,李某某不仅另外找了4家公司报名进行围标,还请刘建平为参加竞标的这5家公司制作了投标报价书,并支付了上万元报酬。之后,李某某挂靠的公司顺利获得了该灌区工程第六标段建设合同。2013年项目开工后,刘建平收取了李某某上万元现金,之后在工程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等方面关照了李某某。2014年,该灌区工程第四标段承建商巫某某,送给刘建平上万元现金,请其在工程项目结算方面提供关照。后来,巫某某认为刘建平关照不到位,于是要回了这笔钱。
因“水”被查:被私欲掏空的防线必将溃坝
2017年7月,刘建平被调离水务局。2018年4月,刘建平因在水务局任职期间的违纪问题被纪委立案审查。
说起刘建平的“东窗事发”,还是因“水”而起。2016年春,四清湖右干渠因暴雨发生塌方,冲毁部分农田。刘建平到现场考察后,批准同意开展水毁修复工程。建筑老板黄某某取得了该工程的建设合同。年底,修复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不到半年,新修的渠道又发生了塌方,引发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纪委介入调查后发现,黄某某在该工程竞标前,曾送给刘建平1000元红包礼金。
以此为突破口,办案人员查出了刘建平被工程建设老板“围猎”的诸多违纪问题。经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前,成为刘建平收受红包礼金违纪问题发生的集中时间点,2012年到2014年,刘建平先后9次收受李某某、巫某某所送红包礼金共计上万元。
此外,2013年9月,刘建平找到某混凝土公司总经理曾某,以妻子的名义和一朋友分别出资9万元,共同入股这家非上市公司。2015年至2018年,刘建平从该混凝土公司共分得股份分红款18万余元。
“荣誉不是炫耀的资本、任性妄为的通行证,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私欲侵蚀了廉洁自律的‘堤坝’,守不住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想防线,那么,即便是再厉害的抗洪功臣也会被贪腐所困,‘毁堤溃坝’、成为追名逐利的‘水蛀虫’是必然结果。” 北湖区纪委常务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邝东君在谈到该案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