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初心淡漠 招标投标私设圈子被套牢
1972年8月出生的姜某,生长在书香门弟,父亲是全国特级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大学毕业后,姜某被分配到湖北省襄阳市交通系统工作。从当年市交通局最年轻的科长成长为最年轻副县级实职领导干部总工程师,他是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
姜某的成长进步始终离不开组织培养。但随着职务提升,尤其是担任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后,开始漠视初心,以“技术专家”自居,认为自己是业务型领导,说的话就是政策,就是命令。
事后,姜某忏悔道,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但我没有意识到,我的思想慢慢发生变化,周围的环境也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
伴随着交通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在巨额利润冲击的背后,围标串标违法乱象丛生,长期缺乏有效整治。经查,襄阳市交通市场形成了以姜某、市公路局原局长戴某、襄阳路桥公司原董事长王某为核心的“三个利益圈子”。
这三个关系圈总体上相对独立,人员也有相互交叉之处,但他们经常以聚会、聚餐、户外运动、自驾旅游等方式联络感情,暗通曲款、相互勾结。每当一个交通项目即将招标时,利益圈子背后的各路个体老板们便纷纷开始活动,他们有的找公司借资质张罗投标,有的找实力强的公司谈转包、分包合作。
姜某漠视初心,沉迷于“圈子文化”,他将“工作利益圈”复制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
某企业老板杨某得知姜某喜欢足球,便组建了姜某、相关利益人员参与的“足球圈”,每年固定列支两万元经费为球队提供场地租赁、队服定制等服务保障;企业老板王某得知姜某热爱自驾游,便邀请姜某和相关利益人员入伙“旅游圈”,每月组织圈中人开展一次自驾游活动,经费由企业全包。各路企业老板和相关利益人员各显神通,为姜某量身打造的“吃喝圈”“理财圈”等也孕育而出……
圈子文化依附着权力运行,姜某把初心和使命抛在一旁,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2013年6月,“足球圈”老板杨某得知襄阳南北轴线工程准备开工建设,姜某同意并建议杨某借用他人资质参与招投标。杨某通过围标以某路桥公司名义中标3491万元,为感谢姜某关照,先后7次送给姜某共计人民币20万元现金。
2013年8月,襄阳市中环线道路某路段施工项目开始招标,“吃喝圈”某光电公司老板姚某借用其他公司资质参与投标,在姜某帮助和关照下顺利中标1.32亿元,姚某先后6次送给姜某共计40万元现金。
在“理财圈”里,2010年2月,某企业老板主动提出向姜某高息借款80万元,年息24%,按年度结算。对此,漠视初心的姜某心领神会,截至2018年7月,姜某获利14万元。
姜某忏悔——就这样,我既违了纪,又违了法,开始一步步滑向了错误的深渊。
姜某圈子多、敢收钱、能办事的名声在交通系统和不法企业中传开了,大家想尽办法与之接近,送钱送物,联络感情,而他却离初心越来越远。
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春节期间,姜某先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购物卡共计11万元。其中,大部分违纪所得是老板送给姜某小孩的“压岁钱”。
不勤学,心不正,必无知。姜某只关注圈子,漠视初心,无视法纪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党的十八大后,他竟然对党员领导干部兼职取酬相关规定一无所知。
2010年11月,姜某将其一级建造师资质挂靠在市交通局下属企业,双方签订《建造师聘用协议书》,每年支付1.8万元聘用金,姜某不承担任何工作责任;2014年,姜某又要求将聘用金上涨至2.4万元。2010年以来,姜某先后从该企业违规领取报酬10.2万元。
姜某交待,信奉自己“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却不知道,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吃喝问题和违反八项规定开始的,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最终审理认定,姜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79.2万元。
2019年1月7日,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姜某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起诉。
“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党员领导干部身居官位,初心不改,严以用权,心存敬畏,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姜某的蜕变警醒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漠视初心,胸无大志,利令智昏,终会成为人民的罪人。(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