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危难降临时……
2011年7月23日晚,D301次列车从杭州站出发,向福州方向疾驶。
福建省公安厅纪委科员陈营光和厅基建办民警方建成、黄金旺坐在这列动车的第4节车厢,他们出公差准备返回福州。
当列车行驶至甬温线温州段时,车窗外雷雨交加。20时30分左右,三位民警刚吃完盒饭,陈营光、黄金旺坐在座椅上休息,方建成提着快餐盒到过道上丢垃圾,车厢内乘客有的在睡觉,有的在聊天,一切与往常没什么区别。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列车似乎撞击到什么东西,车厢开始剧烈摇晃,人和行李随着车厢翻滚,一阵骚动后,哭喊声四起。三位民警意识到列车出事了。
“当时我的座位面朝车头方向,事故发生时,包厢里的人随着惯性向前甩,我迅速抓住旁边的把手,黄金旺整个人狠狠撞向餐桌。”陈营光回忆说。
此时,车内已经停电,第4节车厢冲出高架桥,垂直挂在高架桥和地面之间。
十几年的警察生涯,练就了三位民警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素质。就在列车脱轨掉下桥的瞬间,方建成迅速抓住过道上的扶手,稳住身子后,他一边寻找锐器砸窗户玻璃,一边大声向乘客呼喊:“大家不要慌张,我正在砸窗寻找出口!”方建成用救生锤、灭火器砸破车厢玻璃的里层后,外层的玻璃依然是毫发无损,手却被划得鲜血淋漓,他只好慢慢地爬向车厢底部另寻出口。当他在车厢底部发现一处约80公分裂缝后,立即告知乘客出口所在位置。
而陈营光、黄金旺所在的包厢,离地面十多米高,他们俩设法把包厢门推开后,垂直的车厢像烟囱一样竖立,厢内一片漆黑。陈营光、黄金旺对着厢内的乘客大声呼喊:“大家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保持车厢稳定,要缓慢呼吸,保证有足够的氧气。”两名民警还告诉乘客收集手边可饮用的水,集中保管起来备用。在三位民警的安抚下,乘客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在摸索中,我发现沿着走道上间隔排列的扶手可以垂直滑到车厢底部后,便扯下包厢内的床单,系住包厢门,防止包厢门滑落砸伤下面的人,并告知乘客沿着车厢过道上扶手往下滑行,可以顺利到达车厢底部的出口。”陈营光说。
就在这时,陈营光发现车厢走廊悬挂着一个已经打开正冒着雾气的灭火器,他意识到:如果灭火器往下掉撞击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不顾危险,赶紧将灭火器抱到自己的包厢里固定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营光、黄金旺在车厢里组织乘客撤离,方建成在出口接应,经过十多分钟的有序组织和配合,包括3名儿童在内的17名乘客安全撤离出来。当确定车厢上方再无其他乘客撤离时,他们即组织自己包厢内乘客逐个撤出车厢,直到乘客安全撤出后,陈营光才最后一个从包厢内撤离爬出。
此时,陈营光才知道,D301次列车与前面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死伤惨重。尽管三位民警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受伤,但他们还是带伤帮助救援人员把受伤的群众送上救护车。
当时也在第4节车厢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刘洪涛目睹了3位民警的救援过程,他获救后激动地问方建成:“你们是谁?”三位民警则微笑地离开现场,静悄悄走到路边,叫了一辆三轮车去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多家媒体在医院要采访3名民警,但他们均婉言谢绝了。在伤情无大碍的情况下,他们于24日晚上返回福州,25日按时上班。
今年39岁的陈营光,已经从警14年。2002年,他走上公安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岗位,负责基建和政府采购监督,之后担任省公安厅纪委派驻基建办监督组组长。他带领监督组同事,前移监督关口,对基建项目从立项、概算、招投标、施工现场到造价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几年来,他所负责监督的4个大型基建项目总投资3.7亿元,仅招投标环节就节省了4500万元左右的资金。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危难来临的时候,挺身而出维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一种岗位职责,也是本能的反应。”陈营光饱含深情地说。无论是平常工作中,还是在危难时刻,陈营光都以实际行动,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诤诤誓言。
8月8日,福建省公安厅给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英勇救人的民警方建成记个人一等功,陈营光、黄金旺2位民警记个人二等功,对3位同志临危不惧、冷静处突、镇定机智地组织乘客有序逃生的义举给予表彰。(记者 陈晓声 通讯员 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