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暗访“机关病”
“你好,请问你们几点上班?这个岗位的人怎么还没来?”
8月16日早上8点10分,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某镇便民服务中心门口,两名陌生男子悄然出现。其中一人腋下夹着一个包,一人手中卷着一张纸。
“八点上班。你是哪里的,办什么事?”一名女乡干部一边嚼着面包,一边转过头来。
这两名陌生男子也不回答,慢慢扫视室内一圈后,又退回门外。
10点50分,这两个陌生人再次出现在便民服务中心。这次,他们没有说话,而是环顾大厅一圈,并对着厅内一名正在网上“偷菜”的女工作人员审视一遍后,悄悄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青原区纪委、监察局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明察暗访行动。这两名陌生男子是青原区纪委邀请来的外县效能办的干部,他们正在用腋下包里的针孔摄像机进行暗访摄像。
异地派人、交叉暗访、多次“杀回马枪”是这次暗访的特点。
16日一大早,青原区纪委邀请的外县效能办的5名干部就准时来到,他们和本区效能办的干部一道,分成5个暗访组,每组2人,分头暗访。
他们带着针孔摄像机来到青原区所有的乡镇、街道、场、区直单位和条管部门,进行全覆盖摄像突击暗访。重点暗访各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迟到、早退、脱岗、旷工等遵守纪律情况,暗访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证中心、基层站所等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情况,暗中抓拍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有无上网炒股、玩游戏等违规现象。
“某乡干部刘某在众多村干部在场的情况下,在办公室玩网络QQ游戏;某单位4名工作人员围在办公室一起看电视剧……”随着《暗访通报》点名道姓的曝光批评,被点名单位的“一把手” 如坐针毡,被点名人员面红耳赤。
由于事前不打招呼、行程严格保密,暗访人以普通群众或企业办事人员的身份深入; 加上人员面孔生疏,暗访对象没有防备心理,又是用针孔摄像机隐蔽摄像和一天之内多次“杀回马枪”暗访,这次暗访效果十分明显。那些平时不易看到的极少数公务人员的工作作风问题得到暴露。
“面对通报,我们将认真反省、深刻剖析,查找本单位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决不护短。”一名被通报的单位领导诚恳地说。
“《暗访通报》发出后,被曝光单位迅速出台整改措施,涉及单位的领导作出了作风建设公开承诺。”该区效能办负责人说,“我们本着‘教育从严、剖析要深、整改到位’的原则,对15名违反机关作风规定的公职人员分类进行告诫,并要求各部门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反思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这次暗访,青原区的机关作风正在悄然变化,暗访人员反映:“现在机关作风更加井然有序,办事效率更加高效,想拍到一个有‘机关病’的镜头,更难了。”
|
但作风建设永无止境。异地派人、交叉暗访、多次“杀回马枪”暗访的“三部曲”仍在继续,藉以铲除滋生“机关病”的土壤,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近日,青原区效能办的同志又出发了,他们应别的县邀请,前往当地交叉暗访……
链接:
青原区把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目标,重点整治“庸、散、懒、慢、拖”等行为,破解“中梗阻”难题。今年以来,该区效能办先后将全区28个区直单位、68个服务部门列为暗访对象,开展不定期的暗访活动,平均每个单位4次以上。通过“异地派人、交叉暗访、多次‘杀回马枪’”的办法,增强了暗访效果,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作者:郭在芝 邓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