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维一网”载体 开展廉政文化活动
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营造明廉、尚廉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廉政文化如何从众多文化意识形态中脱颖而出,被人们接受,而且深入人心,最终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产生广泛的、根本的、长期性的影响?这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通过总结近年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我们认为,只有多维度丰富和创新廉政文化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才能赋予廉政文化鲜活的“生命”,才能使“廉政文化”这颗种子,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之中。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五维一网”载体,深入开展各项廉政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融入课堂教育之中。课堂教育虽为传统教育形式,但以极强的针对性、集中性和高效性,成为不容忽视的廉政文化建设重要阵地。我们通过“三明确”,使新生的廉政文化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呈现出了活力。一是明确重点对象。廉政文化关键是要在公务员队伍中形成一种以“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为精神实质的文化氛围。因此,我们紧紧抓住全县党员干部这一重点对象,特别注重抓好县级领导干部和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通过提高党员干部整体廉政素质来推进全县廉政文化的发展。二是明确教育网络。积极协调组织、宣传、文教、广播电视等部门,整合教育资源,保证廉政课堂教育多层面、多渠道、多角度。三是明确四种课堂教育形式:(1)中心课堂。即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办廉政勤政、八荣八耻专题党课,集中学习,统一思想,共同提高。(2)电视课堂。在县电视台开设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专栏,每周一期,多角度宣传廉政文化,保证教育的长效性和系统性。(3)流动课堂。组织开展廉政宣传、专题报告、讲座,增强廉政教育的灵活性;制作廉政文化宣传展板,巡回基层单位,扩大教育的宣传面。(4)家庭课堂。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印发《家庭助廉宣传手册》500本、《家庭助廉倡议书》1000张,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谈廉政征文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尚廉、守廉。
二、突出廉政警示特色。廉政文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通过经常性的反腐倡廉警示和激励,促使个人产生自律行为的作用。所以,检验廉政文化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廉政警示教育效果如何。为此,我们大力开展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一是电教警示。以观看反腐警示电教片、案例警示剖析为主,保证教育的生动性、直观性,除上级纪委下发外,我们还自购《共和国反贪风云》等系列警示教育影片50多部,以集中剖析新中国反贪历史为主线,以近年来查处的重大典型案件为重点,体现党的反腐败决心和能力,提高警示教育震慑力。二是案例警示。对县内查处的典型案件定期剖析曝光,以身办案、身边事警示党员干部知耻明廉。三是廉政短信警示。利用廉政短信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廉政警句、党政纪条规、党风廉政重要新闻等6000多条次。四是“四访一听”警示。“四访一听”直接面对县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主题鲜明, 形式灵活,是非常好的一种警示教育形式,领导干部乐于参加,效果非常明显。
三、体现法纪规范刚性。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自觉性。这一自觉性的形成,思想道德建设是内因,而法纪规范则为强力保障的外因。所以,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宣扬和体现出廉政法纪的刚性,必须通过“明纪”来保证“守廉”。我们把加强廉政法规教育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内容,在电视台开设讲座、组织广大干部学习《党章》、两个《条例》、《廉政准则》,撰写心得体会,开展法纪知识培训、短信互动、举办知识竞赛,发放学习手册1000册,明白纸5000份、制作廉政台历200个、桌牌200多个。还开展党政法规上墙、上公开栏等系列活动,做到党政纪法规教育常抓不懈,使党员干部的法纪观念,廉政意识得到加强,从深层次保证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四、注重文化熏陶作用。廉政文化不能生搬硬套,只有生长在当地文化的土壤中,才会生生不息。我们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老区文化相结合。突出宣扬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在全县开展所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特困职工、特困农户、特困生结缘工程;组织32名科级“一把手”家属深入山区村开展慰贫、助学活动;拍摄《老区纪行》专题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合唱比赛等,干部群众都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使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与白求恩精神相结合。突出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利用唐县白求恩纪念馆这一红色教育基地,先后组织2万多名党员干部参观,重温入党誓词,使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同时注重做好对外宣传,去年以来,仅中纪委就有100多名同志到白求恩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接受了教育。三是与社会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廉政文化建设列为全县新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支柱内容,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通过廉政文化宣传专栏、阅报栏,板报、灯箱、标语,积极营建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通过举办廉政文化书画、摄影、征文比赛、廉政文艺作品创作活动、出版《唐县廉政文化画报》、加工廉政文化玻璃工艺、铜艺等,形成了唐县特色的廉政文化产品。
五、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形式灵活、流传迅速、印象深刻、亲和可信的特点,廉政文化必须借助这些优势才能有生机和活力。一是利用唐县有线电视网。除开设《党风廉政建设》专栏外,还增添电视流动字幕,在所有频道中定时显示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宣传语,共播发400多条次。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建成廉政短信平台,开展廉政文化主题短信比赛,并择优向全县发送,纪委廉政短信“即时通”、“随手得”,成为党员干部明纪促廉的有效途径。三是利用群众广泛活动的场所。建设廉政文化广场,编排小品《红包》等,多次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晚会、廉政歌曲大合唱等,深受群众欢迎。四是建设明廉一条街。在县内的小公交和到保定、北京的客运车上张贴廉政宣传语,成为流动宣传站。在县政府前主要街道的两旁,投资10万余元建起50多块廉政文化宣传灯箱、专栏,印有几代国家领导人有关廉政重要语录和孔繁森、牛玉儒等廉政先进模范人物像和廉政警言警句,使廉政文化与城容美化有机结合,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六、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互联网已成为当今发展最迅速的第四大媒体,以独有的自由、便利、无限,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我们先后投资5万多元,为宣教工作人员配置了数码摄像机、电脑和音像制作设备,充分利用电教和网络优势建起唐县纪检监察网。网站以“廉政文化”、“廉政论坛”、“党政法规”等专栏,加强廉政文化和党纪法规宣传;以“廉政风范”、“反腐警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以“网上政务”、“部门行风”集中反映全县各单位部门行风和廉政建设。还组织开展网上学廉活动,加强了教育的时效性。目前点击已达25万多人次。同时成立网络“博客”小组,在新浪网建立“博客”专页,发布反腐倡廉文章20多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优势,提升了廉政文化宣传质量和影响,促进了全县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