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廉政文化

少私寡欲守清廉

发布时间:2011-07-12 21:04:35 浏览: 364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哲学思想玄妙深邃、博大精深。老子在其中提出,人的自然本性是柔静不争,生命贵于名利,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虚静寡欲。


    老子认为,为政治国最根本的是要让百姓的心灵有所归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只有使百姓心地纯朴,品行淳厚;减少私心,克制私欲;不用投机取巧而能无所忧虑,才能使人心向善,国泰民安。少私寡欲也是修身和廉政的基本要求。人的道德高尚是因为不断消除私欲,道德沦丧是因为私欲恶性膨胀。“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想领导好人民,必须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后面,廉洁从政,执政为民。


    老子的少私寡欲思想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后其身”,即先人后己、利在人后。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把自己的安危荣辱置之度外,而不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的人,必然会得到众人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成就功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个层次是“致虚极”,即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清心寡欲。浑浊的水平静下来才能慢慢变得清澈,各种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的欲望,搅乱了人心的平静,滋生了种种歹念丑行。所以,人的私欲应当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和遏制,不能使它成为支配人行为的力量,直至达到“忘我”、“常无欲”的境界。第三个层次是“利万物而不争”,即施惠于万物而不同万物争利。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养育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为万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条件却不求回报。要达到这种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境界,不仅要去私心,寡嗜欲,而且要多做惠泽人民,增进社会福祉的好事、实事。不仅要廉洁从政,而且要勤政为民,努力奉献,无争无求。如溢香寰宇、凌寒报春的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


    老子深刻揭露了贪欲的严重危害,劝导人们闭塞贪欲之门,熄灭贪欲之念。

 

    享乐的诱惑会使思想修养和事业发展半途而废。老子说:“乐与饵,过客止。”各种生活享乐的诱惑,会使人放松甚至放弃思想修养,令人意志衰退,理想动摇,使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半途而废。正如明人吕坤所言:“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对物质财富的贪求会使人跌入深渊。老子断言,“多藏必厚亡”,过多地聚敛财富反而会招致严重的丧失。“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金银财宝堆满库屋,没有人能守得住。富贵而骄奢淫逸,就会自食恶果。“知足者富”,贪婪者必自毁。


    欲壑难填是各种灾祸的根源。老子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危险是贪得无厌。只有懂得满足的人,才会得到满足。老子进一步指出,“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一个人放纵奢望,绞尽脑汁,忙忙碌碌,以求取过多的身外之物,就终生不得安宁。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受困厄和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陷入危险和灾难。

[PageNext]


    物欲横流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根源。在这样的社会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盗窃抢劫等犯罪现象频发,危害社会和人身安全;一旦引起公愤,就可能导致社会动荡。那么,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呢?“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只有在健全法制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人们没有过分的欲望,天下自然就会安宁了。

 

    贪欲损害生命健康。老子还从养生的角度剖析了贪欲之害,“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有些人本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因为奉养过度,结果适得其反,反而损害了健康,加速了死亡。


    如何才能做到少私寡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不让那些会引起淫心私欲的东西泛滥,使老百姓的思想不痴迷惑乱。为政者要肃清环境,营造崇廉戒贪的人文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防止人们的思想受到侵蚀。

 

    能否抵制诱惑取决于能否战胜自我。老子指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能够透彻地认识自己是高明;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是强者。战胜自我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及自身的弱点,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磨练坚强的意志。金钱、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不能战胜自我,怎么能够抗拒诱惑呢?


    老子还直截了当地向为政者建言:“我无欲而民自朴。”只要领导者能够控制自己的私欲,老百姓自然会渐渐归于淳朴。除了强调领导者率先垂范、去私寡欲的导向作用以外,老子也重视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这对于形成寡欲力善的社会风气非常重要。


    人的蜕变往往是在安逸享乐中渐渐发生的。老子清醒地揭示了祸福相倚的规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告诫人们居安思危,以防蜕变。微小的东西容易消除,因此要“治于未乱”,防患未然。


    克制私欲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老子告诫人们“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人做事都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谨慎态度,不可一时放纵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这样才能成功。去私寡欲是一个人终生的课题,有职有权之年尤须加倍努力。    


    贪图享受、私欲膨胀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少私寡欲是思想道德防线的牢固基石。拒绝奢侈,坚守素朴,清心寡欲,追求高尚,才能真正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更多推荐
更多
柳青先生曾有句名言,谓之“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吾在花甲之年忆想起自个生命中的紧要几步,脑海中自然涌现那些赏识、看好、支持、帮助,给予我发展...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7
客厅茶几上的水果盘,突然出现了久违多年的红柿子,我欣喜若狂,油然想起儿时那甜的诱人的烘柿和在柿树园树上玩游戏的情景。然甜蜜丰满的回想被“骨感...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0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应矣。因泱泱中华大国南水北调之浩大工程,需迁移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之王氏茔地。依照...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8:55
【清廉网】或许你会好奇,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偏偏发生在萧山衙前?到凤凰山脚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2022-06-15 08:22
【清廉网】小满时节桑果甜,又到桑果飘香时。时进初夏,恰逢周末,应客人之约,我们一早驱车前往位于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射阳特庸王村的...
作者:陈玉军2022-06-09 09:53
【清廉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石拐区纪委监委2022-04-25 08:40
hello,廉友们!! 为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 即日起 四川省“51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2022-04-11 09:17
【清廉网】​(文\林柏江)​ 阿阳:   山那边,灯火摇曳,撩动心弦。今晚,又到了我们相约鸿雁传书的日子。 ...
作者:林柏江2022-04-11 09:13
【清廉网】​(王平)​黑紫羔羊是洮岷高原独有的优良品种,这种绵羊皮肉俱佳,历来为食客和好家追捧。生长两年的黑紫羔羊也就四五十斤重,做手抓羊肉...
作者:王平2022-04-06 07:54
素闻九龙风光好,今朝结伴去登攀。 仰望峰高超千米,拾级而上若等闲。...
作者:胡遵远 石义良2022-04-06 07:14
【清廉网】​春风和煦,绿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思念是一种距离,那么清明的思念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
作者:辛梓萌2022-03-31 07:3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所有人都在分秒必争。...
作者:王燕琴2022-03-29 08:33
【清廉网】​2022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不断、国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但圆满结束,第十...
作者:王豪杰2022-03-29 08:26
【清廉网】​日暮向晚,见一亭堂荒于修葺,高阁其上,远而望之,景美生情致,甚有所感,乃出数言记之。...
作者:陈涛2022-03-29 08:10
【清廉网】​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今日迎来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作者:孙晓璐2022-03-29 08:0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