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廉政文化“七个一”进机关活动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发挥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和亲和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机关氛围,县纪委监察局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廉政文化“七个一”进机关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廉政文化“七个一”进机关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教育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党纪法规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以宣教“大格局”为依托,整合文化资源,增强各级机关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打造清明的政治环境,清新的机关风气,清廉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建设沿海经济发展强县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目标要求
廉政文化进机关“七个一”做法形象直观,看得见、摸得着、通俗易懂、简便易行,能够对党员领导干部起到经常性的提醒教育。开展这项活动,要立足当前,注重长远,有序推进,丰富内涵,拓宽载体,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良政治文化传统相继承的具有海兴特色的机关廉政文化体系,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内容及要求
1、《廉政通讯手册》。包括:廉政常用电话(县纪委监察局信访室、反贪局举报中心)、通讯电话(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办公电话、宅电、手机)、党风廉政建设常用知识及廉政格言警句等。随后设置空白页,以备随时填充人名。
《廉政通讯手册》由县纪委干教室统一辑印。
2、《镜鉴》及桌牌。《镜鉴》小刊物主要登载各种类型的典型案例,案例来源于《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专刊、《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法制日报》、《反腐败导刊》等资料。《镜鉴》式样在背面设计了《体会点滴》空白部分,供领导干部在学习典型案例和典型事迹的过程中,撰写心得体会,可长可短,可多可少,使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政弦”,自把“廉政关”。在“体会点滴”栏目上方为单位、姓名、职务,侧面有一个说明:(1)《镜鉴》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一种,在各单位领导干部中进行,阅后写出点滴启示。(2)《镜鉴》每月一期,由市纪委宣教室统一制作,由县纪委干教室定期到市纪委宣教室领取。
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于每月月底前到县纪委干教室交旧领新后放置于“提示牌”上。
3、《廉政文摘》。设计年度期号及总期号,主办单位和印制时间,主要内容有领袖人物廉洁自律典型事迹,古代廉吏故事、典型案例剖析、中外名人的“贤内助”、贪官的违纪违法事实及心灵忏悔,古今中外的从政思想及廉洁国家的治理做法等。
《廉政文摘》由市纪委宣教室统一编辑印发,由县纪委干教室领取后发给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4、《公车使用提示卡》。共有五项内容:严禁干部私自驾驶,严禁迎亲嫁娶,严禁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严禁旅游购物、走亲访友,非工作时间一律将车存放在机关院内等;背面设计一些温馨的祝福话语“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等。
《公车使用提示卡》由市纪委宣教室统一制作,由县纪委干教室根据全县各单位公车数量组织发放,并不定期抽查、检查。
5、《公开信》。主要是根据阶段性工作任务,在亲切温和的话语中,提出廉洁自律的要求,对一些难以治理的、容易反弹的顽症,重复发文不严肃,选择公开信的形式可避免重复性,可弥补公文的一些不足。
《公开信》由县纪委干教室负责适时撰稿并印制发放。
6、《手机短信》。主要是在节假日,特别是“两节”(中秋、春节)期间,利用《廉政通讯手册》上提供的手机号码,向领导干部发放手机廉政短信。
《手机短信》由县纪委干教室负责撰稿并集中发送。
7、《廉政课堂》。在各单位的局域网上设置“廉政课堂”,内容包括廉政常用,典型案例、典型事迹、廉政影片、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等。
《廉政课堂》由各单位负责。
四、有关事项
1、强化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廉政文化“七个一”进机关活动,要提供必要的设施和经费保障。要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抓出成效。
2、加强督导检查。为确保“七个一”落实到位,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县纪委监察局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并将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保证廉政文化“七个一”进机关活动顺利推进。
3、注重信息反馈。各级各部门在廉政“七个一”进机关活动中要主动加强与县纪委监察局联系沟通,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县纪委监察局对好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