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之我见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全社会广泛参与,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要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共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以及全体公民中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崭新社会风尚,努力促进全社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廉政文化建设的含量。
在教育方面,应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抵制各种不良习气和行为的自觉性,同时要切实加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时尚,树立崇高的道德操守。在制度建设方面,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及时修改完善有关制度,制定新的管用的制度,努力形成制度配套体系,建立结构完整、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反腐败机制,同时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各项制度的内容广为人知,使全社会都重视制度、服从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树立制度第一、制度不可侵犯不能侵犯的理念,为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奠定思想基矗在监督方面,应通过建立廉政测评制度、实行对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畅通信访渠道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减少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监督的风气,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
二是发挥各种文化阵地和艺术形式的作用。
这是在全社会培育廉政文化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和学校、出版社、科研院所等各种阵地,讲廉政事、唱廉政歌、写廉政书、拍廉政片、倡廉政风。要让廉政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从娃娃抓起,从每一位公民抓起,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廉政宣传教育都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使广大干部群众乐于和易于接受,使廉洁理念、廉政意识入脑入心。
三是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楷模,体现着时代精神,闪烁着廉洁奉公光彩。大力宣传这些典型,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引导党员干部向他们看齐,增强用先进典型激励自己、对照自己、警示自己的自觉性,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先进典型的树立、宣传,对廉政文化的培育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四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好廉政信息平台。
运用互联网,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解惑释疑,引导广大网民关心、理解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的大政方针,树立正确的廉政理念;运用手机短信,快速传递传播廉政信息,保持廉政建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联系,有针对性、个性化地进行宣传教育。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直观性、灵活性、全面性、有效性,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加大科技含量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