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市“四创新四增强”打造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品牌
云南曲靖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四创新四增强”着力打造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品牌。
创新制度,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约束力。围绕中心,全力实施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承诺办理制、企业投资项目否决报备制、涉企检查准入制和涉企处罚行为规范等12个配套制度,有力推进了政府职能从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优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目前,全市按照有关制度精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64项、精简率达54.78%,精简行政事业性收费108项、精简率达48.2%;精简县级行政审批1664项、精简率达52.38%,精简行政事业性收费572项、精简率达46.58%。
创新手段,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感染力。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不查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是不尽职,查办案件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称职”的理念,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7090件,立案1066件,结案1052件,处分违纪人员109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9人,乡科级干部230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市检察机关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206件206人,挽回经济损失3580余万元。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打击诬告者,为476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了事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创新内容,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力。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政策形势教育、党纪法规教育、反正典型教育相结合,积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思想深处架起“高压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市先后投资750万元在曲靖监狱新建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基地接收教育2—3次。通过举办廉政文化建设演讲比赛、书画作品邀请展、文艺演出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性,创造出了一大批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优秀作品,其中《草鞋县令》获全省新剧目金奖。按照《党内监督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要求,组织34名地厅级和112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展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市纪委领导按照《曲靖市领导干部“五必谈一约谈”实施办法(试行)》,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4501人次,进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5754人次,诫勉谈话618人次,述职述廉29273人次。
创新形式,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生命力。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全市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制度,认真查找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有效防止廉政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现象发生。截至目前,市级共查找关键岗位1697个、重点环节2351个,排查出廉政风险表现形式3797个,制定防范措施40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