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廉政文化

张德宽:闲话楹联及倡廉楹联赏析

发布时间:2011-11-04 18:37:37 浏览: 346

    楹联,俗称“对联”、  “对子”,又名“联语”。 春节的头等大事之一是写春联,自古如此。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说:“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汉字刻在桃符上就像面具、图腾,它本身就是神灵的象征。楹联言简意深,两两相对,对仗工整,平仄合韵,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具有强烈地域风格的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学地位。上联与下联要对仗。对仗有顺对,有反对,有嵌字对,有叠字对,有顶针对,有宽字对,可长可短。如四字、六字、七字、十多字,长的也可写两行的龙门对。
   

    楹联是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艺术与实用结合最完美的典范,是雅俗结合最成功的实例,也是最广泛群体的大文化,遍及众多领域和场所,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独特文化现象。
 

    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元代时由于种种原因,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清代是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更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这里我选辑了一些惩腐倡廉的楹联,有相当一部分是古代官府楹联。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廉吏,他们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清廉不苟,志行高洁,刚正不阿,纠劾奸佞,尽职守责,练达明职,抑制豪强,彰善惩恶,为民兴利,勤谨奉公等。而用楹联咏言明志、传情达意是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现象。
 

    古代廉吏讲“官箴”。即做官之箴言,将自己的为官执政理念悬挂于厅堂,有的甚至刻在石头上,既以律己又来示众,以求民众监督。据现存资料,最著名的当属明代郭允礼的《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其他地方也有许多“为政清廉”类似箴言的言论存世。
 

   而在执政中特别强调“德政”。如: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封建社会的好官员特别崇尚气节。如山西介休县绵山介子推祠对联: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介子推,春秋战国时晋国大夫,曾随公子重耳流亡割股啖君;重耳做了晋国国君,介子推却不受封赏隐居绵山,而那些随从流亡的人都得到禄食,但却连姓名也被后人遗忘。
 

    又如杭州西湖岳墓联: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歌颂了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命”的主张和不扰民、严军纪的清廉作风。
 

   有反映勤政爱民方面的: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上联倡廉,下联倡勤。在一些官府的抚署斋堂也用楹联表达自己的廉政主张,如“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PageNext]

    文学家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唐代著名的清官,在政治上反对官宦弄权和藩镇割据,也曾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为官清廉文才泓涵。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柳州柳侯祠旁制了一副楹联:“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地处西北武威的长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太守自作一联:“官有典常,任二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咨寒” 勉励自己尽职尽责,“任二日则尽一日之心”,对民宽大为怀,让百姓得几分实惠,看出此官不失仁人之心。
 

    在古吏治中一些有良心、有公德的官员主张善政谋治。在封建社会要执法公道,是很困难的。但有的官员决心为此而斗争。如在某官署制了这样一副对联:“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浙江省庆元县令吕璜,因冤案坐牢15年,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对联悬挂在县衙大堂:“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胡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着自家。”这副对联表达了自身的感受,将心比心,决心不判冤假错案。
 

    古代贡院是负责考试、选抜人才的机构,历代非常重视这个机构的廉洁公正。湖南贡院的一副楹联写道:“才要真爱,名要略爱,总之己要自爱;天不可欺,君不敢欺,实于心不忍欺。”?作者自己是寒士出身,知道考官不公道将意味着什么,他们爱惜人才,对埋没人才于心不忍,因此能自觉反对舞弊行为。
 

    派到贫困地方的官员在抚署斋挂出这样一副楹联:“头上有青天,所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表达自己崇尚天理,为政清廉的意愿。
 

    包拯是群众熟悉的大清官。包拯 (999-1062)北宋庐州合肥人,字希仁。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卒于位,享年64岁。谥孝肃。为官清正廉明,执法严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千百年来为人民所敬仰。河南开封包公祠楹联,意境深邃,文字优美。下面选几副是包公祠的楹联。?安徽合肥市南门外包河中花墩小洲上的包公祠对联。“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公心着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正气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丹心昭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
 

    事实上在封建社会像包拯这样的清官是很少见的。它寄托了人们崇尚正义,鞭挞腐恶的理想。对刚正不阿官员的敬仰对一些奸佞宄恶之徒地的纠劾鄙视是人之常理。如某公官署后堂有这样一副对联:“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语言虽有点粗俗,而特为精当。
 

    近年来,在反腐倡廉中各地创作了一批比较有内涵,有思想深度的楹联。“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常记党纲宗旨,公仆精神,休信有钱能使鬼推磨;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当思志士贞操,中华正气,须知持节宁教人断头。”
 

    又如:“对九重闹市、十丈红尘,人易痴迷声色;赏半亩清莲、几丛绿竹,我惟修养身心。”,“休言暮夜无知。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应是阳光执政。廉政,勤政,德政,善政,方为执政焉。”,“民瘼系心时,夕惕朝干,安贫乐拥一怀月;政声离任后,松迎竹迓,尚洁唯携两袖风。”这些联语将古意与现代理念结合,融古喻今、针砭时弊、合辙押韵、词美意蕴。
 

    本着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我将积累的一百余条倡廉楹帖书写出来,归为十类,祈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PageNext]


 

 

 

 

更多推荐
更多
柳青先生曾有句名言,谓之“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吾在花甲之年忆想起自个生命中的紧要几步,脑海中自然涌现那些赏识、看好、支持、帮助,给予我发展...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7
客厅茶几上的水果盘,突然出现了久违多年的红柿子,我欣喜若狂,油然想起儿时那甜的诱人的烘柿和在柿树园树上玩游戏的情景。然甜蜜丰满的回想被“骨感...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0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应矣。因泱泱中华大国南水北调之浩大工程,需迁移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之王氏茔地。依照...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8:55
【清廉网】或许你会好奇,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偏偏发生在萧山衙前?到凤凰山脚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2022-06-15 08:22
【清廉网】小满时节桑果甜,又到桑果飘香时。时进初夏,恰逢周末,应客人之约,我们一早驱车前往位于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射阳特庸王村的...
作者:陈玉军2022-06-09 09:53
【清廉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石拐区纪委监委2022-04-25 08:40
hello,廉友们!! 为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 即日起 四川省“51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2022-04-11 09:17
【清廉网】​(文\林柏江)​ 阿阳:   山那边,灯火摇曳,撩动心弦。今晚,又到了我们相约鸿雁传书的日子。 ...
作者:林柏江2022-04-11 09:13
【清廉网】​(王平)​黑紫羔羊是洮岷高原独有的优良品种,这种绵羊皮肉俱佳,历来为食客和好家追捧。生长两年的黑紫羔羊也就四五十斤重,做手抓羊肉...
作者:王平2022-04-06 07:54
素闻九龙风光好,今朝结伴去登攀。 仰望峰高超千米,拾级而上若等闲。...
作者:胡遵远 石义良2022-04-06 07:14
【清廉网】​春风和煦,绿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思念是一种距离,那么清明的思念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
作者:辛梓萌2022-03-31 07:3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所有人都在分秒必争。...
作者:王燕琴2022-03-29 08:33
【清廉网】​2022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不断、国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但圆满结束,第十...
作者:王豪杰2022-03-29 08:26
【清廉网】​日暮向晚,见一亭堂荒于修葺,高阁其上,远而望之,景美生情致,甚有所感,乃出数言记之。...
作者:陈涛2022-03-29 08:10
【清廉网】​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今日迎来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作者:孙晓璐2022-03-29 08:0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