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婆
【清廉网】(韦凤美)几年前,村里人就知道,三婆的小儿子阿武调到省城当大官了。具体多大的官,三婆从来不对外人说,也不许其他几个儿子对外人说。
村里人只知道,以前阿武还在市里任职时,他每一次回老家探亲,县里、乡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争先恐后地跑到三婆家里来,美其名曰向领导汇报工作,但都没有人是空手来的。
起初一两次,三婆的脸上还有点笑容,次数多了,三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以至于后来每次阿武回来,三婆都守在家门口,将来找阿武汇报工作的人挡在门外。三婆对阿武说:“小武,你偶尔能回来陪我吃饭,我心里既高兴又担心。”
阿武说:“妈,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三婆看着阿武闪烁的眼神,心里难受极了。
八十多岁的三婆终于下了一个决定,对阿武说:“小武,要不以后你少回,要是我想你了,就让你哥带我去看看。”
阿武犹豫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
从那时起,村里人一年到头都没见阿武一两次,再后来就听说他调往省城了。村里人只知道,调往省城后的阿武再也没回过老家,倒是隔三岔五就见三婆随她大儿子进城。
前年,村里的二赖子开摩托车把人撞伤了,没钱给医药费,被人起诉到法院,二赖子的娘急忙来找三婆帮忙:“赖子他婶,可否找阿武帮忙,他在省里当官,县里的领导都听他的,只要他出面说一声,二赖子准没事了。”
三婆起身,翻箱倒柜地摸出一个小布袋,从里面摸出两卷纸币,递给二赖的娘,说:“赖子他娘,这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先赔给人家吧。”
“三婆,这钱不够啊。”二赖子的娘说。
“你先拿着,我再想想办法。”三婆将钱塞到二赖子的娘手里。
“这钱你自己留着吧。唉,想当初,要不是我眼疾手快,阿武早就淹死在河里了。”二赖子的娘说着,将钱丢在三婆的床上,转身气鼓鼓地走了。
看着二赖子娘远去的背影,三婆的眼角湿润了。
隔天,三婆让大儿子帮她把养了几年的大黄牛给卖了,并将多年的存款取了出来,然后托人给被二赖子撞伤的人送去一笔钱。
三婆的大儿子说:“娘,您这又何必呢。您就把阿武的事实话告诉她,她会理解的。”
三婆说:“她的恩情,你们都要给我记在心里头,我们家,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去年,三婆的大孙子大宝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他在饭桌上央求父亲给阿武叔叔打电话,让他帮忙在省城找一所高校就读或者安排进国企工作。
大宝从小就怕阿武叔叔,都不敢开口跟他说话。
正在喝玉米粥的三婆一听,重重地将碗筷撂在桌子上,对着大宝厉声骂道:“小小年纪,就懂得要找关系,我看你也不是读书的料,回家来帮你爸种地养猪算了。”
大宝小声嘀咕道:“我们班上小张也没考上,听说他叔叔已经给他找好了学校,据说连毕业后去哪工作都安排好了。”
“大宝,咱们不能做那些旁门左道和违法违纪的事,我们要靠自己双手挣钱吃饭,只有靠自己才不丢人!。”三婆缓了缓语气,轻声说。
大宝的父亲接话道:“大宝,你奶奶说得对,你要是想继续读书,咱就复读一年,要是不想读书,回来我们一起,准能干出点名堂。”
“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三婆肯定地说。
三婆他们的一番话,让大宝低下了头。
今年春节,九十多岁的三婆病了,外出打工的亲朋好友都赶着回来见她最后一面,独独不见阿武的身影。
“要不要通知阿武回来一趟。”在三婆弥留之际,来看望她的村主任说。
三婆摇摇头,艰难地闭上了双眼,眼角慢慢淌出两行浑浊的泪。
三婆的大儿子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弟,四年前让我娘亲手送进去了。我娘,她心里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