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向历史学“治庸”

发布时间:2012-05-22 22:51:58 浏览: 249

“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亦不少见,所以历代王朝也都很重视“治庸”。尽管效果多数平平,但偶尔也有些人和事令人眼前一亮。 


要了解古代“治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 


古人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的传统。而后,这个时段被定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上班点个卯”也就流传至今。 


古人上班早,下班也早。清朝规定春夏下午4时下班,秋冬下午3时下班。至于白居易笔下的“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那是因为办公区和生活区相隔远,当时又没汽车,所以走回家就是“逼夜”了。 


古人上班第一件事是“开会”。在中央,皇帝每天早上要举行“朝会”,也叫“上朝”,属最高国务会议。参会官员是“六部九卿”等省(部)级以上官员。“朝会”内容有两项:一是皇帝作出决策,征求大臣意见;二是大臣有重大事项,需报请皇帝批准。“朝会”的时间根据议程多少有长有短,一般在辰时(上午九时)结束。正常情况下每天如此,所谓“君王不早朝”,那是例外。上午九点“散朝”后,官员们吃完皇帝恩赐的“早点”,就各自回衙门,或落实皇帝的最新旨意,或处理日常工作。这是京官一天的工作模式,地方与京城大同小异,不赘述。 


古人治“庸”,首先从“迟到早退”抓起。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下班。对迟到早退、缺勤或朝班失仪等“庸懒散”行为,历朝均有惩治办法。 


明朝“治庸”流行“打屁股”,即廷杖。按规定,缺勤1天处笞20小板,每再满3天加一等,满20天处杖打100大板。为了不因迟到而挨打,明朝曾发生一起高官误跌御河溺死的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在魏忠贤当权时,紫禁城为防“火患”不准点路灯,又禁止官员骑马坐轿,冬天天亮得晚,路上又黑灯瞎火,结果百官“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于是“追尾”之事经常发生。一天,一名住得较远的官员可能起晚了一点,因怕“朝会”迟到,一路小跑,加之当天早上下雨路滑,慌乱中没辨清方向,竟失足跌落御河,命丧九泉。 


对于迟到缺勤,除了“打屁股”外,还有扣工资、降级、撤职甚至“坐牢”等五花八门的处罚措施。 


先说“迟到扣工资”。唐玄宗时,“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到肃宗时,“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再到文宗时,“文武朝参官,朝参不到,据料钱多少每贯罚二十五文”。 


再说“缺勤被撤职”的。清乾隆时,一个叫钱在上的翰林给皇孙当老师,因连日缺勤被革职留任,因此失去了外放考差、收受“孝敬”的赚钱机会。 


还有“因旷工而坐牢”的。唐律规定:“旷工满35天判处有期徒刑1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工作的官员,还要罪加一等。” 


抓考勤当属“治标”,那如何“治本”呢?为对付那些“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庸官,历代都在“推陈出新”。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很有代表性。“考成法”类似于现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用三个字概括,就是“稳、准、狠”。以对六部尚书的考核为例,其管理方法是:首先将各部长每年须完成的工作和完成期限登记成3个账簿,分别在本部“给事中”(专门负责弹劾,不受本部门领导)、都察院、内阁备案;各部长每月须呈供完成工作情况的依据,分别亲赴给事中、都察院、内阁,对照账簿,完成一件就勾销一件;最后,内阁、都察院、给事中三部门,逐件核实官员提供的工作完结依据,如有未能如期完成工作的,按规定予以处分。 


按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各省抚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237件,涉及抚按诸臣54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1576年),山东17名、河南2名官员,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而山东2名、河南9名官员受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李志刚)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