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笨的夏桀
世上的失败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聪明者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对他们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较聪明者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总结教训,避免再败;愚笨者既不会自己总结,也不听取别人意见,便总是稀里糊涂地失败,然后再败个稀里糊涂,直至一败涂地。
夏桀就是这样的愚笨者。他至死也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葬送了夏朝天下。
夏朝的天,由四根柱子支撑着:听命于夏朝的各诸侯国,国家的各级官员,夏朝的百姓,夏朝的军队。夏桀当政后,把这四根柱子一一折断,夏朝的天便塌了。
夏朝王室所统治的中心区域,大致以今天的河南省为中心,南到河南南部,西到山西南部,东到山东西部,北到河北南部。这个中心区域以外是其他方国和部落治理的地区,当时成为诸侯国。当夏王室力量强大,对诸侯国政策得当时,各诸侯国一般都服从夏王室的管理。如果政策失当,诸侯就反叛。夏桀统治时,对诸侯国的政策就有许多错误的地方。
对诸侯国无端讨伐。如岷山国,是夏王朝第五代国王少康的“姥姥”家,与夏王朝关系极其密切。夏朝初年,国力衰微,曾发生过一次叛乱,国王被杀。正怀着少康的王妻逃回娘家,少康在“姥姥”家长大,最后复国,夏朝得以中兴。岷山国养育了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夏桀在位时却对这样一个有功之国无端讨伐,最后从岷山国取得两名美女才算罢休。
对诸侯国用兵无道。如有施国反叛夏王朝,夏桀对其进行讨伐。有施国王知道夏桀喜欢美女,于是投其所好献上美女妹喜。夏桀得到美女,便和有施国讲和退兵。讨伐叛国,从中央与诸侯的关系来说,原本是正理,但夏桀没有伸张国法,却把伐叛的战争变成了要求美女的军事行动,从而使其成为无道之举。夏桀的行为使各国诸侯特别是东方各国十分不满,他们纷纷背离夏王朝,与汤王为首的商人部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在夏王朝内部,夏桀重用奸佞小人,滥杀忠良之臣。夏桀重用的赵梁、左师曹触龙、干辛等人都是一些谄谀不正之徒。特别是赵梁,日日向夏桀进不实之言。夏桀昏庸残暴,赵梁却说他是英明的领袖,万岁之王;明明是诸侯叛离,人民不满,他却说是国泰民安,形势大好。夏桀对佞臣的重用使得朝中正直的官员心寒意冷。当时国中流传一支歌谣唱道:“乐兮乐兮,四牡骄兮,六辔沃兮,去不善而从善,何不乐兮。”大意是,四匹骏马拉着车,六根缰绳手中握,离开罪恶奔向善良,此种事情何其乐。能乘坐四匹骏马拉的车,自然是国中的贵族,这首歌谣反映了朝中官员们对夏桀的失望之情。
夏桀荒淫无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史书上说他修建倾宫、瑶台。什么是倾宫呢?有人说是一种高大的建筑,因为高,人立于楼上有倾危之感。有人说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宫殿,占地足有一顷。不论哪种说法,宫殿的宏丽都令人咋舌。夏桀还有许多尽人皆知的暴政,如“酒池肉林”,如放饿虎于市中,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等等。国中的百姓对夏桀恨之入骨,编出歌谣这样唱道:“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薄是商国的首都。这首歌表明夏朝已经失去民心。有人把这首歌念给夏桀听,夏桀竟说:“这是妖言。我有天下,就像天有太阳一样。天上的太阳完了,我的国家才会灭亡。”百姓听说后,就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和你一起灭亡。”老百姓对夏桀的怨恨可窥一斑。
军队的士兵来自百姓,百姓的情绪也反映着士兵的情绪。当商汤讨伐夏桀时,夏桀的军队一击即溃,几乎全部背叛,只有五百人跟随他逃跑。夏朝的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军心如此涣散,怎能不败。
诸侯、官员、百姓、军队,夏朝的四根擎天柱根根崩折,而夏桀对此全然不知。当他被汤彻底打败后,懊悔地说:“我在囚禁汤时没有把他杀死,所以才有今日的亡国之祸。”看来,夏桀至死也没弄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败亡。
当时有没有清醒的人试图帮助夏桀改正错误呢?当然有。有一个叫终古的人,多次向夏桀进献忠言;还有一个叫关龙逢的人,也对夏桀进谏不止。只可惜,这样的明白人太少、声音太弱,不足以唤醒昏庸的夏桀。而夏桀的失败,也正说明一个有力且有效的监督是多么重要。(梁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