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为政以德:孝

发布时间:2016-06-07 14:05:13 浏览: 43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道德作用、重视从政道德的传统,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尚书》,就有“德唯治,否德乱”的记载。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得更为形象和精辟,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是说德行是为政治国的根本。“德为善政”。一个地方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果党员干部整体上是道德高尚的,那么人民群众自然就会真心诚意地拥戴和支持,施政就有了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群众基础。

  中国传统从政道德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仅仅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威慑,禁止人民做坏事,那么,民众充其量能做到不触犯法律,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节来规范民众的行为,民众就不但会有羞耻之心,有知善知恶的荣辱观念,而且能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道德,对个人来说,是做人做事的重要基石;对党员干部来说,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石;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石。

  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早是由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提炼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孝排在八德之首也就是这个道理。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兽。”鲁迅先生说,“不孝敬的人是天底下最可恶的人”。

  孝是重要的德行。“孝,德之始也。”(《家语·弟子行》)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试想:人人都具备了孝的良好品德以及孝所带来的其他良好品行,何患天下不平?在隋唐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之前,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很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推举品行孝廉的人出来为官,当然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之后,孝廉也是考察、提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该如何去尽孝呢?

  及时行孝。《韩诗外传》卷九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这是做子女最大的遗憾。为了不留遗憾,我们要及时行孝。我们行孝更多的要注重细微处,如《二十四孝》里面讲到的拾葚异器、怀橘遗亲、扇枕温衾、恣蚊饱血等故事都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另外,行孝,更多的要注重精神领域方面,如《二十四孝》里有一个戏彩娱亲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有一次为双亲送水,他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所以我们要及时在细微处和精神层面尽孝,节假日常回家看看父母,帮父母洗洗筷子刷刷碗,揉揉肩膀捶捶腿,平常多打电话给父母报报平安、关心他们一下,哪怕是听他们唠叨唠叨,都是一种孝顺,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孝顺,也是一种必需的孝顺。

  廉洁是官员最大的孝顺。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中华孝文化的观念并不止于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当今社会,对于从政的党员干部来说,最大的孝顺就是廉洁。

  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是这样的:父亲在世时,每次回家,总是说一些本地或者在电视新闻里听到的案例给我听,我知道这是在敲打和警示我。父母嘱咐的声音经常在我的耳边响起,父母告诫的画面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意思是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实际上,对于天下的父母来说,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子女谨遵长辈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得到群众的夸奖和拥护,让他们为子女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也是子女体现孝心的最佳方式。(夏国忠)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