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咋说重庆“唱红”强国?
16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领导黄奇帆、邢元敏、徐鸣、吴家农、彭永辉,与91位参加创先争优“走进大西部·感受新重庆”考察团的全国青联委员座谈。3个小时里,大家畅谈重庆发展,共话青年责任,会场笑声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薄熙来说,重庆“唱红”,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省市还有新的创造。但社会上也有一些说法,认为是不是“左”啦,是不是回到“文革”啦,这显然是不了解情况。如果能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就会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所唱的红歌,是从抗战到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很有生命力。“文革”期间,其中不少优秀歌曲的词曲作者还被打倒。有人说,唱这些歌就是回到“文革”,那是无稽之谈。薄熙来说,其实,这些歌都是救国的歌、建国的歌、强国的歌。薄熙来咋说重庆“唱红”强国?中国人民就是唱着这些歌,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不仅让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一步一步将其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在外敌入侵、国运维艰、民心不振的情况下,正是《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豪情壮志,唤起了民众千千万万,去挽救民族的危亡!正是《保卫黄河》的呼喊,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为之感动,热血沸腾,鼓起保家卫国的勇气!在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革命的艺术家们也创作出《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雷锋之歌》等一大批好歌,团结、鼓舞了亿万人民奋力拼搏!可以说,没有战歌、红歌的鼓舞,就没有这股子战天斗地、降龙伏虎的精气神!
重庆人不仅唱红歌,还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博采古今中外文化之众长,内涵十分丰富。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也有岳飞、郑和、玄奘、文天祥的传世经典,还有苏格拉底、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世界名人的警世格言,这些都纳入了“唱读讲传”的范畴。现在,重庆不少中小学生,已能把岳飞的《满江红》、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一、二十篇中国古典名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深受教益,家长十分满意。重庆要让孩子们内心有文化、有激情、有美好的情感,让他们在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汲取更多人类文明的精华,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运用自如,终身受益。多年来,重庆干部群众干劲儿十足,流了不少汗,也干成了不少事。建设“五个重庆”,实施“十大民生”,开展“唱红打黑”,走一条民生导向、共同富裕的路子。与此同时,重庆还抓了“三项治理”,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组织20万机关干部“大下访”,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在党员干部中推行“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些年进行的公租房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唱红打黑”,颇具挑战性,既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也有不少议论。薄熙来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就一定要认真谋划,落到实处;就要大大方方地去做,不必有什么顾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当然,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也要注意倾听,只要说得对,就照他说的办,不断完善。面对种种非议,要心平气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力求做得更好。
重庆市委、市政府把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级党组织精心策划,广大群众踊跃参加,做到了覆盖城乡、热在基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和热爱这项活动。实践证明,“唱读讲传”活动是唱响主旋律、提振精神、凝聚力量的创新之举,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现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内容、拓宽领域、创新形式,进一步将“唱读讲传”活动引向深入,让这项活动蓬勃持久地开展下去,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一个城市的发展既要物质文明,也要精神文明,城市的发展需要精气神,需要精神振作,而且需要扶正祛邪,打黑就是驱邪,唱红就是扶正。只有扶正驱邪,一个城市才能精神振奋,精神饱满。中医里讲扶正祛邪,一个城市也需要扶正祛邪。一个城市没有精神头儿,没有内强,肯定不行。过去古人讲,全在自强,怨天尤人都没有用。必须有内在的强大,人才能有创造力,才能有生命力,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全在自强。如果一个城市的精神状态不行,萎靡不振,我想没有前景,没有大出息。所以重庆通过唱红打黑,通过扶正祛邪,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我想干什么精神状态都好,大家都不觉得累,大家都有饱满的、旺盛的精神状态,效率都高。
薄熙来说,重庆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历来重视对革命精神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近年来,重庆认真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各区县都搞得有声有色、扎扎实实,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开展任何活动,尽管都会有些“杂音”,但“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只要我们所进行的事业,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并特别注重安排好、照顾好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住房、就业、医疗和社保,努力缩小“三个差距”。重庆的实践证明,抓“唱读讲传”等思想文化建设,不仅不会耽误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国防大学有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对革命精神的研究很深入,希望给我们传经送宝,加强合作,共同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做出贡献。重庆的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道,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不竭源泉。近年来,重庆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打黑除恶”树正气,“唱读讲传”提振精气神,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了重庆的大发展。重庆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优良传统和当今现实,完全能够有机融合,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重庆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作者:石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