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评分析

从唐太宗算账反腐看为官“六心”

发布时间:2011-07-13 23:27:44 浏览: 458

    曾经读过《贞观政要》中一篇题为《贪鄙》的著名文章,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通过四方面的“算账”,对大臣们进行“反腐教育”,告诫官员们要廉洁从政。
 

    一是算经济账。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对左右大臣说,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二是算政治账。同年,唐太宗还给大臣们讲了两个故事,一是《水经注·沔水》中记载的战国时代蜀国国王因为贪图黄金而招致亡国的故事;二是《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传》中记载的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因为贪污3000万钱被揭发而自刎身亡。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算起了政治账,他说,主(国君)贪丧国,臣贪亡身。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现今我要以蜀王为镜,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唐太宗用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讲述了主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大臣们听了,自然警钟长鸣、警弦紧绷。
 

    三是算家庭账。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 “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大丈夫岂能因一时贪图财物,而害及身家性命,并且使子孙后代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唐太宗算的家庭账言简意深,没有官话,没有说教,没有皇上对臣下的训诫口气。今天读来仍感亲切,颇有教益。
 

    四是算健康账。贞观四年,唐太宗又给王公大臣们上了一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反贪。他说,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钱财过多未必是好事。如果徇私贪浊,不但败坏法纪,而且损害百姓。纵然事情没有败露,内心岂不经常忐忑不安?人老是处于恐惧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时间长了,是会得病的。因贪赃而恐惧,因恐惧而致死,这样的事不是没有。你们应当好好思量我这些话。唐太宗给贪官们把脉把得很准,他知道贪官们心里在想什么。唐太宗通过为官员们算健康账,是会引起在场的王公大臣们震撼的——无论他们是廉是贪。
 

    唐太宗一而再、再而三地结合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官员们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算账”促廉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贞观时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较为清明的一个时期,他们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成为后世治国的样本和典范。
 

    唐太宗时期离我们已经一千三四百年了,那个时候的古人尚知道通过算账对比,促进官员廉洁自守,我们现在的共产党人不更应该好好算算这清廉账吗?我们要比古人做得更好,也应该比古人做得更好。就目前情况看,我们的官员应当比他们想得更远、看得更高,努力在“六心”上下功夫:
 

    “忠心”为事业。中央领导曾告诫我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这是为官的基本认识,若是把握不好、掌控不住,就可能投机钻营、以是否升迁重用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志,有此心之人是肯定不可能真正对事业忠心耿耿,也就必然走不好为官之路。对已经走上了仕途,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的人来说,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政治生命之树常青。那么,对政治生命的最好珍惜,就是遵党纪守国法树忠心。
 

    “公心”做工作。为官既是指挥者,也是工作者。应当避免脱离实际的“指手画脚”、脱离现实的“高谈阔论”,应当保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高尚情操,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搞亲疏,不以权谋私,不以权谋利,清白为人,清廉为官。这样,才能逐步成为上级信任、下级支持、群众拥戴的好公仆。
 

    “善心”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是我们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未必每个官员都能深刻理解。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欺压百姓、鱼肉群众的恶官权霸了。缺乏对民众的善心,就是缺失对民心的看重,就是缺少对基础的认识。任何时候,没有群众的支持,不仅事业难成,就是权力也难存。历史的教训很多,忘记了过去是背叛,忘记了群众更是灾难。
 

    “爱心”看亲情。共产党人不是苦行僧,不是不讲人情世故,但不能搞庸俗的拉拉扯扯,不能要低级的金兰结义。若想真正为家人好,为朋友好,就必须公私分明,不拿原则作交易。要知道,违法乱纪得来的东西,不仅不是是幸福的保障,却往往是杯具的开始。毕竟,一念之差的背后,接踵而至的是牢狱之灾,什么美好亲情、什么甜蜜生活都将化为泡影,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有“大爱”,就难有长久的“小爱”。
 

    “清心”待名利。我们承认,人在红尘,风软花香。可以说,诱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名利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声色的诱惑、美食的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知足常乐,才能身有平安;淡泊名利,才能心有宁静。作为领导干部,阻击欲望,拒绝诱惑,乃为人处世、当官用权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侥幸心理、攀比心态,贪婪心情、虚荣心境,是名利场最大的祸根,也是我们最需要把握的关键。
 

    “良心”对自己。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结果你却自己把自己打倒了,这怎么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家人!即使有的腐败分子能隐藏一时,没有暴露,但作贼终究心虚,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每时每刻受道德和良心的审判,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良心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为官的素质基础。出卖良心的人,不仅不能为官,就是做人也是一种失败、一份悲哀。
 

    虽说有“六心”未必就是好干部,但没有“六心”者绝对不可能是优秀公仆。要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官员,还必须要把好“权力关”、“名利关”、“操守关”;坚持“慎始”、“慎微”、“慎独”、“慎终”,走好人生每一步。唯如此,才会在利益上合算、在法纪上不败、在良心上无愧,于公于私都有益。
反腐倡廉,贵在踏实实践,贵在长期坚持。懂得算账,能知利弊;把握“六心”,能明方向。
 

更多推荐
更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圈出的重点工作,压首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
作者:张全林2024-03-25 22:11
最近,《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一句:“我唯一担忧的,是人们已经不再相信 !”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具体是她应北京大学邀请,在北大进行了一场演讲。...
作者:达墨2024-01-07 12:39
【清廉网】(潘攀 王凌)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广西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折射出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问题,充分说明不正之...
作者:潘攀 王凌2023-09-24 18:32
【清廉网】​(胡建兵)​日前,广西南宁市举行了“火炬传家风 同心筑未来”2023年南宁市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活动由...
作者:胡建兵2023-05-22 15:10
【清廉网】​(马宏)​日前,《长安评论》报道,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探索打造“井”钟常鸣新媒体普法项目,组建普法剧组,招募喜爱表演的热心...
作者:马宏2023-05-05 10:01
【清廉网】​(李元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
作者:李元刚2023-03-04 09:46
【清廉网】​(胡建兵)​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广西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履行受贿...
作者:胡建兵2023-02-20 07:19
【清廉网】​(雷舒淇)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四立之一,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自古便有吉祥的涵义...
作者:雷舒淇2023-02-08 09:35
【清廉网】​(万传文)​“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亲,三个儿子几乎同时要进监狱,最不能原谅自己的就是这一点……”1月28日晚,湖南卫视...
作者:万传文2023-02-08 09:29
【清廉网】(师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
作者:师芸2022-10-14 17:03
【清廉网】​(李元刚)​中秋、国庆将至,中央及各级纪委监委陆续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密集通报敲响廉洁警报,释放出作风建设...
作者:李元刚2022-09-09 08:36
【清廉网】​(徐冬)天悬银盘,月洒清辉。中秋佳节将至,思念和团圆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天际星河中那一轮明月,如一双善解人意的温柔手,总能触碰人们...
作者:徐冬2022-09-07 09:24
我公司于2021年9月7日在清廉网(http://www.qinglianwang.org)发表了题为《高邮市人民医院院长沈哲被免职风波》的...
来源:清廉网2022-09-06 10:10
【清廉网】针对网民反映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有关问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南大学8月26日发布通报:经初步调查,发现刘翔峰涉嫌...
作者:兰琳宗2022-08-31 09:46
【清廉网】(师芸)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那就必然是“坚持”。“坚持”是党中央的态度,也是党中央的策略,更彰显了...
作者:师芸2022-08-29 09:08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