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善管“老板村官”
伴随民营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板”走上村官岗位。因为身份特殊,“老板村官”格外引人关注。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隆回县“老板村官” 群体迅速扩大,有126位有组织能力、群众信任、公道正派的“老板”经过选举走向了村官岗位,这一数量占到村级干部总数的41.6%,随着老板当村官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对老板村官的管理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老板村官”的优势
“老板”们有经济头脑,有致富能力,被选举为村官后对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公益事业。“老板”当选村干部后,努力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被称为爱乡情深的“好支部书记”的隆回县司门前镇五通村支部书记欧阳长德,走上致富之路后,当选为五通村主任,他垫资近百万元,修建了一条长3公里多、宽5米的村道;他垫资20余万元,带领村民修建了一条5000米长、1米宽的高标准水渠。使全村400多亩“天水田”成了“聚宝盆”。二是引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层次,实施品牌战略,形成本村优势产业,农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我县目前有“金银花村”、“油茶村”、“草莓村”等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典型示范村40多个,农民在“老板村官”的带领下走向了致富之路,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提高了农民的致富能力。“老板村官”凭借敏税的市场眼光和信息灵通的优势引领农民闯市场、办实业,逐步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二、“老板村官”存在的问题
一是动机不纯。有的老板上任后,并非想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而是以本家族和村民的代言人自居,片面强调本家族利益,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有的想通过村官的位置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过一把官瘾,为个人谋取更大的利益。二是“老板村官”走读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板村官”忙于经营自己的生意,特别是企业办在外地的,一年到头回村里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提管理村级事务了。有的在诚区居住,平时忙于在城里打理自己的企业,偶尔回村庄几次。有的虽然房子在村里,但因为在外做生意,经常一两个月不在家。因此,这些人实际上也不在村。三是通过贿选达到当选目的。在换届选举中出现请客送礼、发钱发物等现象,有的甚至打出“个人出钱增加村民福利”等难以兑现的承诺,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农村基层民主的正常发展。四是存在腐败风险。目前涉农资金数额较大,村一级有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老板村官”同样存在腐败风险。
三、加强“老板村官”的管理
“老板村官”只要村民拥护、符合程序,并且能真正带动农民致富、投身新农村建设,应该提倡。但由于“老板村官”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对“老板村官”的培养扶持力度,配套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为“老板村官”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是加大对经济能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当前,农村大量人才外流,各方面素质适合当村干部的人不多。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在农村涌现出来的老板,都是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人才,利用这部分人的能量带动村民致富是最切合农村实际的。二是配套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建立村干部考核的机制,把村干部待遇与工作业绩挡挂钩,与农民收入挂钩,实行绩效工资制。三是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农业公司、龙头企业等经济载体,从本村的实际出发,选准要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规模效益,在经济活动中发现、培养人才。四是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的作用,加强对“老板村官”的监督,防止村官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