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纪检干部的非正常死亡留给我们的思考
据人民网消息2011年8月27日下午,湖北公安县纪委干部谢业新被发现死于办公室内,身上有多处刀伤。随后,荆州市公安局、公安县公安局、公安县人民检察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其死因展开调查。8月29日晚11时30分许,(湖北)公安县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27日发现死在办公室的公安县纪委干部谢业新,经多部门鉴定、调查,确定其系自杀身亡。但死者家属目前并不认同这一结论,并提出了“五点质疑”,截止目前尚无此事件的最新报道。
短短两天多,这则消息在各门户网站和论坛的热度就迅速飙升,原因不复杂,四项足以概括:
一是死者身份敏感——纪检干部,特殊职业;纪检干部也是官员,可见这是一件“涉官”的案件,“纪检”与“贪腐”又是紧密关联的两个词,可见这件事还可能“涉腐”,而当今一个我们尴尬的事实是:一件事一旦涉官、涉腐,就算不是个事儿经过舆论的放大也能炒成个事儿,不要责怪公众“多疑”,近些年来,转型期社会矛盾致使多发的的舆论事件已经深深触痛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大家已经对涉官涉腐事件变得“习惯性质疑”,所以,不需要更多,单是死者这敏感而又特殊的身份,就足以勾起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二是现场异常惨烈——身中11刀,失血而死;据当地警方说,谢业新身中11刀,多刀系致命伤。网络上疯传的照片显示,谢“全身衣服几乎浸在血泊中”地上更是“血迹斑斑”,现场惨不忍睹。“见过惨的、没见过这么惨的”网友说。其实无论自杀还是他杀,不下“狠手”,现场不会如此惨烈,“惨案必有隐情”,那下得如此“狠手”的“隐情”又是什么?一切都是谜团。
三是官方结论意外——缜密侦查,自杀身亡;引起网上舆论轩然大波的其实还与当地警方对事件的调查结论有直接关系。据说这份在晚上11点半才公布的调查结果说“经过缜密调查询问、现场勘查、法医尸检,认定死者系由于胸骨上窝处刺创致上腔静脉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死亡性质为自杀。”网友惊呼“此官员必定是开创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残酷的自杀方法,在自己身上捅了11刀!他是有多恨自己呀?还是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觉得一刀结束自己的性命太便宜自己了,要砍上11刀才能解心头之悔恨?”网友此话,值得深思。
四是家属不予认同——大闹会场,五点质疑。就事论事,我们常人都会觉得“人命关天,不可草率”,既然当地警方已经介入,就一定会给家属和公众一个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解释,但实际情况是当地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和鉴定”给出的结论家属并不买账,甚至“大闹会场”并一连提出了“五点质疑”,而网友也一致认为“自杀”的结论是在蔑视公众的“智力水平”,事件就此陷入尴尬的境地,可以想象,这样的结论就算是真的,家属和公众接受也需要更多的解释和更长的时间。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舆论焦点事件,最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必然会再次引发舆论关注的热潮,纵观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发现就如同许多已经发生过的公众舆论事件一样,人们关注它的现实意义其实已经升华出了事件本身,或者说具有了更多的“样本”意义,而成为公众和受害方所代表的团体来考量政府诚信度的又一块“试金石”,其结果必然是推动事件本身和社会矛盾向两个极端发展——解决好了“锦上添花”矛盾缓解,解决不好“雪上加霜”矛盾升级。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事件发展我们依然在关注,有几句话笔者想送给当事几方:家属请节哀、公众请冷静,警方请慎重、政府请三思。(孟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