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筑盾反腐倡廉建设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技术化,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基本具备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控制和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技术条件,如果对科学技术的使用到位,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压缩腐败现象发展的空间,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在这方面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逐步增加科技含量,把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程当中,牢牢筑起反腐倡廉的科技盾牌。只有这样,我们的反腐倡廉建设才能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2009年山东省提出要建设一个纵向贯通省市县、横向涵盖各领域的预防腐败网络,打造电子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金监管、舆论监督、党风廉政教育六大电子信息平台,构筑“一拖六”综合电子监察系统。随着科技反腐工作的深入,山东省纪委又把这六大电子信息平台细化为十八个电子监察系统,这就是: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政府投资项目公开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征收及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处罚及电子监察系统、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及电子监察系统、土地出让及电子监察系统、政府采购及电子监察系统、产权交易及电子监察系统、社保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住房公积金电子监察系统、扶贫资金电子监察系统、救灾救济资金电子监察系统、财政专项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信访举报系统、行政效能投诉系统、行风投诉系统、党风廉政教育系统。
这些电子监察系统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的功能主要包括:
可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程序。通过开发行政机关内部业务管理和监督系统,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相互监督制约,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贯穿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之中。比如说对保留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流程优化,编制软件程序,实行网上办理,用无情的“电脑”制约有情的“人脑”,做到固定流程、责任到人、明确时限、全程留痕。如果在上一道程序中违规办理,就进入不到下一道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空间。
便于社会各界对行政权力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通过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在服务窗口安装音频、视频电子监控系统,设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器,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挥预警纠错功能。在网上设置相应监察点,对出现的违规情况,由系统自动给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通过建设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系统,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让社会各界能够随时查询、参与监管。
方便人民群众对消极腐败现象的举报和舆论监督。通过建设信访举报系统、行政效能投诉系统、行风投诉系统,能及时收集人民群众对消极腐败现象的举报信息和投诉信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对群众的举报和投诉信息进行反馈。
方便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通过建设党风廉政教育系统,建立专门的廉政网站或在主流网站上设立网页,及时发布反腐倡廉动态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网上舆论导向。在网上推出廉政公益广告、廉政书画作品专栏,开设“廉政文化教育馆”、“警示教育之窗”等,展示各类廉政文化实物、图片及警示教育片,营造浓厚的网络廉政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