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评分析

84.1%受访者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

发布时间:2012-12-11 19:32:09 浏览: 128

近期,新任党中央领导平实、务实、亲民的讲话风格,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赢得一片叫好声。新任党中央领导在许多场合都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实话,不要念稿,更不要讲官话(多指那些永远正确,却又没有实质内容的大话、空话、套话——编者注)。然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爱讲官话仍然是当下许多官员挥之不去的习惯,让不少人感到反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中国雅虎,对5163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在线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
 

91.0%的人直言很反感官员说官话
 

由于工作关系,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王洋(化名)经常会接触到一些讲话稿。他直言,这些稿子经常洋洋洒洒好几页,可表达的实质内容只要几百个字就能搞定。开会时,台上的人照本宣科,台下的人则昏昏欲睡,很少有人在意讲的是什么、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在一定范围内,说官话并没有太大问题,但官话不能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讲。许多官员,私下里挺会说‘人话’的,可是一到了一定场合,就不自觉地打起官腔、说起官话,让人非常反感。” 王洋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天津市民孙策告诉记者,听惯了各式各样的官话,近来听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的讲话,感到耳目一新、非常亲切。他认为,对于官话成风的现象,中央应该进行整治,让官员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干老百姓希望他们干的事情。
 

调查显示,对于官员习惯说官话,91.0%的受访者直言很反感,6.9%的人表示“不好说”,仅2.2%的人表示认同。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当前官场中,干部爱说官话的问题的确很严重,造成的社会影响很恶劣。一些领导干部,包括很基层的干部,讲话稿动辄就要一两万字。浏览许多基层地方政府的文件也会发现,文件高度都很高,显得很“宏伟”,对于要给老百姓解决的实际问题,则闭口不谈。
 

杨小军认为,官员说官话,实际上是在对上级表决心、喊口号,并不是真想解决实际问题。
 

71.3%的人认为官话泛滥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一直致力于我国政府行政文化的观察与研究。她坦言,爱说官话之所以会成为当下官场根深蒂固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官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许多官员将自己看成是高于群众的人,所以他们的话语自然也“高”于群众;其次,当前官场有一种“不做不错”的普遍现象,即讲话没有实质内容、不针对实际问题,也就不会出错,更不用负什么责任,所以相对于实话,官话、空话自然更流行。
 

“官话流行的根源在于当前的官员对上不对下,老百姓对官员任用等问题没有发言权,所以官员们没时间、没工夫,更没动力去说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王敬波说。
 

官话泛滥会带来什么后果?调查中,72.6%的人认为会“养成一些官员形式化、务虚的习惯”,71.3%的人表示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70.2%的人认为会“回避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他依次是:“拉远与群众的距离”(62.9%)、“浪费会议时间等行政资源”(52.9%)、“加固‘官本位’思维”(51.0%)等。
 

“官话泛滥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导致官员话语体系与老百姓话语体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现在的许多官民矛盾,解决的前提是良好的沟通。可是官员与老百姓在话语体系上都少有交集,他们之间如何沟通交流,又如何形成互信呢?”王敬波说。
 

76.7%的人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
 

本次调查中,84.1%的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不说官话能成为官场新风气。
 

至于官话改革的具体举措,76.7%的人建议官员说话应该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72.3%的人建议官员要敢讲真话、实话;69.3%的人认为官员应少说空话、套话。其他建议还有:“官员要多深入群众,了解实际”(59.1%)、 “增加会议开放性,让老百姓监督”(50.6%)、“加强干群对话沟通”(47.6%)等。
 

山东省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赵雪梅,在民意中国网留言,想要治理官话泛滥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并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这种机制和氛围要有利于说实话、真话的人在晋级、提拔中被优先考虑,习惯说假话、空话、套话的人被淘汰或惩罚。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学院教授邓联繁建议,应想办法大力提高官员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应该树立一种鼓励说真话、实话,宽容无意说错话的良好社会氛围,降低官员不说官话的风险。
 

“铲除官话泛滥的积弊非一日之功。”王敬波认为,首先要减少官员说官话的机会与场合,也就是要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大会小会与迎来送往;其次,要创造让官员学习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的机会,让官员多走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熟悉老百姓的话语体系;最后,辅之以严格的监督制度,比如这次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对一些地方就应该加强监督。
 

“解决官话泛滥问题的根源在于整顿吏治。”杨小军指出,首先要解决当前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问题,只有他们对老百姓负责了,才会说老百姓的话。另外,还要解决一些官员说的与做的两张皮的问题,让他们真正对所管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让他们的行为决定他们的语言表达。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留言,对于一些官员来说,他们不必抱怨老百姓为什么总是不理解、不配合,而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老百姓面前到底是怎么说话的、说了哪些话。只有给老百姓留下了平实、务实、踏实的印象,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好感与信任。
 

调查中,78.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对不说官话的官员更有好感。

更多推荐
更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圈出的重点工作,压首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
作者:张全林2024-03-25 22:11
最近,《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一句:“我唯一担忧的,是人们已经不再相信 !”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具体是她应北京大学邀请,在北大进行了一场演讲。...
作者:达墨2024-01-07 12:39
【清廉网】(潘攀 王凌)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广西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折射出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问题,充分说明不正之...
作者:潘攀 王凌2023-09-24 18:32
【清廉网】​(胡建兵)​日前,广西南宁市举行了“火炬传家风 同心筑未来”2023年南宁市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活动由...
作者:胡建兵2023-05-22 15:10
【清廉网】​(马宏)​日前,《长安评论》报道,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探索打造“井”钟常鸣新媒体普法项目,组建普法剧组,招募喜爱表演的热心...
作者:马宏2023-05-05 10:01
【清廉网】​(李元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
作者:李元刚2023-03-04 09:46
【清廉网】​(胡建兵)​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广西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履行受贿...
作者:胡建兵2023-02-20 07:19
【清廉网】​(雷舒淇)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四立之一,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自古便有吉祥的涵义...
作者:雷舒淇2023-02-08 09:35
【清廉网】​(万传文)​“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亲,三个儿子几乎同时要进监狱,最不能原谅自己的就是这一点……”1月28日晚,湖南卫视...
作者:万传文2023-02-08 09:29
【清廉网】(师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
作者:师芸2022-10-14 17:03
【清廉网】​(李元刚)​中秋、国庆将至,中央及各级纪委监委陆续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密集通报敲响廉洁警报,释放出作风建设...
作者:李元刚2022-09-09 08:36
【清廉网】​(徐冬)天悬银盘,月洒清辉。中秋佳节将至,思念和团圆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天际星河中那一轮明月,如一双善解人意的温柔手,总能触碰人们...
作者:徐冬2022-09-07 09:24
我公司于2021年9月7日在清廉网(http://www.qinglianwang.org)发表了题为《高邮市人民医院院长沈哲被免职风波》的...
来源:清廉网2022-09-06 10:10
【清廉网】针对网民反映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有关问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南大学8月26日发布通报:经初步调查,发现刘翔峰涉嫌...
作者:兰琳宗2022-08-31 09:46
【清廉网】(师芸)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那就必然是“坚持”。“坚持”是党中央的态度,也是党中央的策略,更彰显了...
作者:师芸2022-08-29 09:08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