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集结行动是大势所趋责任所在
12月5日,《人民日报》隆重推出《湖南各路“大V”自发集结,致力探索改善网络生态——动起来,网聚正能量》一文称:如何唱响主旋律,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网络名人、粉丝众多的“大V”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湖南,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博主、媒体法人微博编辑、政务微博负责人,自发组建了“三湘名博沙龙”,吹响“网聚正能量、传播真善美”的集结号。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省互联网宣传办公室主任卿立新评价,“他们的探索提供了一种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新模式,成为构建健康网络生态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从薛蛮子的“现身说话”,把“有皇帝般感觉”的网络“大V”们再一次推向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作为无职无权的网民,能够影响甚至“左右”地方事务吗?这种乱象的背后,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敢为人先的湖南人,特别一群“心忧天下”的博主们,再一次开始了集体的思索;最后的结论那就是:传播正能量的“大v”们能够,也必须有所为了,这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你不主动作为,那就有可能留下空间让各种声音充斥,最后损害的不仅是党政形象,更会直接损及百姓的福祉。即使平凡之人,也可以为传递真善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况且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书生,特别作为公务人员或媒体人士,宣传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自然而然成为共识;正是有了这个可贵的共识,湖南这班“大v”们自发集合、共同行动,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扎堆、虚假低俗广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曾用“九大乱象”来总结当前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这么严重,如何纠转改变?还是得用行动来实现一切。湖南“大v”们把互动‘@’作为信任,把转发评论视为责任,有效实践了“微观百姓生活,博采社会呼声”的要求,这是一种新的“湖南现象”,因为把自己在网上的影响力与百姓的生活紧密关联,就必然拥有了神圣的意义与无限生机。
成立三湘名博沙龙,为网络传播真善美鼓与呼。这个定位的确立,宗旨的践行,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在这一个尽管只是自愿、松散的联谊平台,也把全省的多位博主,从茫茫“网海”吸引来相会、相识、相交,为汇聚网络正能量而携手、合力、共鸣。一个个策划,一次次走访,一种种宣传,在媒体、在博客、在论坛,或专题、或专栏、或首页,凸显的是影响,收获的是民心。
不讲代价、不惜付出、不甘落后,一人发声,众家齐鸣,纷纷加入转发接力行列,利用自己或自家最好的优势,出钱出“地”出作品,就能产生“患病的老师能再次站上讲台、错站的孩子可以安全回家”等“美丽的神话”。比如“长沙好司机”话题能随即进入微博热门词汇前十,这是爱的呼唤,也是良知的回归。从网络乱象中突开这么一朵“正义之花”,在微博上总能引来热转和热评,引来网络热议,并吸引大量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最终形成舆论共鸣,也就不足为奇了。
每个人都渴望真善美,每个人都可以传播真善美,不是看你能不能,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这让百姓无所适从、不知信谁的网络世界,作为“大V”,利用好手里的鼠标,多发现、多传递生活里的真善美,不仅是沙龙成员的共同心声,也是湖南践行中央“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要求而吹响的行动“集结号”。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湖南“大v”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汹汹舆情面前,始终能保持一份“理性”不动摇,保持一份“正义”不变色。不断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还原事实真相,来扶正祛邪,来伸张正义。在政法界、媒体界“大v”们一直坚守下,“公”字当头,“正”字在心,在一些发酵的舆情事件中,通过深入调查、主动发声,阻击了谣言,正了向纠了偏,越来越凸显出公正“大v”们的积极的不二作用。
“这些大V集结在一起密切交流,各自背后的信息源可以相互求证,推动职能部门沟通扁平化。”卿立新的话,再一次深刻地道出了一个简单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的百姓需要热心公益的“大v”,我们的事业需要敢于担当的“大v”,因为拥有这些“正义的大v”这个称号,不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书写大半个近代史的湖南“大v”们,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与影响,回答了历史交给湖南人的又一天问。(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江世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