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给党员干部敲响的警钟长鸣
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包括黑龙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在内的多名领导干部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与中央纪委之前三次通报更进一步的是,此次通报不仅人数更多,而且对违规违纪干部直接“点名”。(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新媒体专电)
通报彰显了中央在正风肃纪方面的决心,让敢于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在社会上彻底“曝光”,给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当前,在党情、国情、世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反腐工作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加强理想信念修养,锤炼党性,强化宗旨观念,大力整治“四风”,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筑牢拒腐防变堡垒。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为官只是一时,做人才是一生。为官品不端,颠倒黑白,徇情枉法,谋取私利,中饱私囊,迟早要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作为党的领导干 部必须自觉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自我警醒,努力培养高尚的人品官德。古人云:“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从中 央纪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来看,领导干部滑向腐败的第一步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开始,是从官德出问题开始。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流 淌着道德良知的血液,《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知,修身正己立德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处事为官理政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官德在各种职业道德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官德的好坏、官员的道德修养如何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关乎社会及民风的好坏。在充满诱惑、物欲横流的当今社 会,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官德修养太差,在诱惑面前,没能守得住道德底线,沦为金钱的奴隶。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仅脱离了官德的正常水准,而且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 线,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古有“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道德操守水平,加强官德修养,才能从 根本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道德经》有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挡得住“进攻”。通过中央纪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 型问题的通报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贪污腐败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挑衅党纪国法、踩踏红线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事 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转化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必须注意培养和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 意识和能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坚决做到在生活圈中严守规矩、抗得住各种诱惑;在交往圈中坚守防线,择善而从,自觉坚持慎微、慎欲、慎初、慎独; 在工作圈中坚持原则,以铁的纪律和高度的责任意识荡涤垢弊,开拓创新,抢占防腐拒变制高点,斩断腐化褪变毒源。在思想上铸就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群众中 塑造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大公无私、体恤百姓、常忧国事的领导干部新形象。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作为领导干部,要严守道德防线,加强理论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提高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从生活中的点点 滴滴做起,时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绷紧思想廉政弦,高筑拒腐防变大堤;要保持清正廉洁。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果 忘记了这一点,私欲膨胀,以权谋私,必将堕入贪污腐败的深渊,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自己也会身败名裂;要从制定完善组织长效机制入手,加大从源头上治理 腐败的力度,严肃法纪,对于贪污腐败要采取高压态势,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形成约束和促进每个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 勤政为民的良好氛围;要构筑全民大反腐格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网格化大反腐联动系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领导干部要善于深刻汲取教训,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时刻做到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党和 国家的长治久安。
元旦、春节将至,中央纪委的此次点名通报,彰显了中央在正风肃纪方面的决心,表明了狠刹公款吃喝、送礼、旅游和铺张浪费等行为的信心,也表明了对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坚决查处、严格追究责任,及时通报曝光的决心。为中纪委的点名通报叫好,让给党员干部敲响的警钟长鸣!(石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