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岗位廉政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深化岗位廉政教育,不断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深刻认识岗位廉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是提高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创新之举,是使反腐倡廉教育抓实、抓深、抓细的用力方向,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紧密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能,紧贴各岗位工作特点,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为首要职责,把教育融入受教育者在岗履职的全过程,融入岗位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对公职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规范,能够使教育更加贴近每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政勤政,遵守职业道德,强化职业操守,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进权力干净、规范、有效运行。岗位廉政教育突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育对象上体现了个性化,在教育内容上体现了贴近性,在教育方式上体现了生动性,通过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可以变粗放式教育为精细化教育,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岗位廉政教育是一种长效机制建设,其核心就是防范岗位廉政风险,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使每个人都知道在岗位履职时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危险,以及违反廉政行为规范的严重后果,进而用制度形式把教育内容固化下来,用制度约束受教育者行为,使每个人都知晓如何来防范风险,如何不犯或少犯错误,从而极大地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约束力。
准确把握岗位廉政教育的关键环节
找准用力方向。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要坚持反腐倡廉方针,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反腐倡廉建设全局,着眼于提高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岗位廉政教育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促进岗位廉政教育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具体化和经常化,努力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岗位廉政教育,基本实现教育对象覆盖所有岗位,教育内容触动思想心灵,教育方法措施管用有效。使受教育者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廉政风险点、明确岗位廉政要求、明确违反廉政行为规范的严重后果,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觉防控岗位廉政风险的意识,做到落实岗位廉政要求,遵守岗位职业道德,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忠实履职。
突出实践特色。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要做到“六个始终坚持”:要始终坚持结合实际,贴近个体,注意研究和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坚持针对个体、针对岗位开展教育,体现不同个体的需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紧紧抓住涉及公共权力的重点领域、关键人员和重点岗位,着手推进教育工作不断深化,逐步建立覆盖各个岗位的教育格局。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务求实效,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和反腐倡廉建设全局,紧密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把岗位廉政教育融入受教育者在岗履职的全过程,融入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要始终坚持搞好结合,相互促进,把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与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相结合,与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形成教育和工作的合力。要始终坚持创新突破,体现特色,积极创新具有实践特色的岗位廉政教育模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达到有的放矢、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要始终坚持把握规律,形成机制,注意及时分析、认真研究岗位廉政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把握教育内在规律,善于总结成功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形成岗位廉政教育长效机制。
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紧贴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教育对象和内容。党政机关要重点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农村要重点围绕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教育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增强公开、民主、服务意识;国有企业要围绕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重点针对决策、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关键环节,创新教育载体和工作机制;城市社区要重点围绕建设和谐、廉洁型社区,加强社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高等院校要重点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营造廉洁校园环境;公共事业单位要重点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行风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要重点围绕廉政风险,探索无缝衔接的教育模式。
形成长效机制。一要坚持因岗分类,把握教育规律,形成一套可以遵循的教育规范。根据各级各类岗位不同的特点,把握岗位廉政教育规律和开展教育的最佳时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各级领导干部岗位和一般党员干部岗位,易发腐败、不廉洁问题的高风险岗位和一般风险岗位,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有所区别。通过区分类别、抓住时机、把握规律,明确谁来教育、教育谁、什么时候教育、用什么方法教育、达到什么教育效果以及如何检验教育效果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二要因地制宜,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主题教育、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谈话教育等;综合运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开展关爱式、提醒式、启发式、互动式教育等;大胆探索创新符合岗位特点的教育手段,开展情景再现、模拟法庭、心理疏导、岗位风险大讨论等;充分运用新兴技术,加大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力度,使岗位廉政教育形象、具体、生动,易于接受、入脑入心。三要坚持因岗考核,检验教育效果,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围,纳入各单位党员干部和各级各类岗位人员教育管理考核范围。健全完善岗位廉政教育制度的执行责任、考核监督、组织保障体系,定期评估岗位廉政教育对象的适应性和内容的有效性,以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合一个时期的信访举报、纠风投诉、效能监察、违纪查处等工作,研究分析各级各类岗位人员出现不廉洁问题的新动向、新苗头,及时发现制度上的缺陷,堵塞漏洞,改进工作。
切实加强对岗位廉政教育的组织领导
岗位廉政教育是一种经常化、常态化、规范化的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抓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岗位廉政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合力推进、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参加,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行业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把对公职人员的岗位廉政教育作为自身业务工作的一部分,与各项职能工作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形成上下一心、部门联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要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切实搞好岗位廉政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出符合自身工作规律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的有效方法。要善于总结归纳提升,把好的做法提升为经验,固化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要坚持以点带面,注意发现、培育和总结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在面上推广。三要营造氛围,形成合力。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大力宣传深化岗位廉政教育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和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广泛宣传岗位廉政教育的工作动态、经验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岗位廉政教育不断深入开展。(作者系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臧献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