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坚持“三个注重”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通过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教育形式、打造教育平台,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在全市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为南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注重突出教育重点,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突出重点对象。把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作为教育的重点,经常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以及从政道德修养教育。同时,坚持“三个在先”:对新任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告诫在先;对有信访反映、经核实有轻微违纪的,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批评在先;对可能出现较大违规违纪行为的,及时进行警示谈话,警示在先。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廉政谈话817人次、诫勉谈话236人次、警示谈话119人次。
突出重点时机。为严防“节日病”,每逢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南昌市采取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开展严禁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纪律教育,倡导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过节。同时,在换届期间,针对干部任用、财务管理、资产监管等问题,及时严明组织纪律,强化遵章守纪教育。
突出重点领域。管钱、管物、管人的实权部门,往往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区。南昌市通过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对这些部门及“三重一大”等方面的监督,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
注重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广泛性
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讲、读、唱、看、说、干”等形式,不断拓宽教育领域,扩大教育的覆盖面。“讲”,即讲廉政课,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课程,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带头上廉政课,并开展廉政党课评比活动。“读”,即读廉政书,整理全市典型案例和勤政廉政典型事迹,编印《案例剖析材料选编》、《漫画<廉政准则>》等廉政读本,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唱”,即唱廉政歌,创作一批优秀廉政曲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看”,即看廉政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教育远程平台作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优秀廉政题材影视剧,并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说”,即说读书感想,说腐败分子腐化堕落的原因,说身边腐败现象的危害,劝导党员干部守住清贫,顶住诱惑,耐住寂寞,管住小节。“干”,即组织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与下岗工人、贫困农户结对帮扶,让党员干部到基层接受锻炼。
注重打造教育平台,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着力打造红色廉政品牌。把南昌特有的“八一”品牌和“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作为南昌红色廉政文化的核心,融入反腐倡廉教育中。重点挖掘“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新四军纪念馆”等遗址遗迹的廉政精神,不断丰富南昌红色廉政文化内涵。
着力打造廉政教育基地。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构建“四级五区”教育体系。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廉政教育网络,全市共配备反腐倡廉教育宣传员1300余名;着力在景区、校区、社区、商务区和工业园区等人口密集、资金密集、产业密集的“五区”,打造一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着力打造媒体媒介平台。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勤廉事迹。分别在《南昌日报》和南昌电视台设立了“廉政天地”和“廉政广角”栏目,开办了南昌廉政网,出版了《洪城清风》杂志。同时,采取干部群众乐于接受的影视、歌舞、小品、漫画等文化艺术形式,将反腐倡廉教育寓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引导和激发群众参与廉政主题活动的热情。(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卢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