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以“53”指标评价体系促基层惩防体系构建
今年以来,常州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村(社区)基层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目标,通过建立“反腐倡廉教育常态化、制度约束系统化、履职行为监督经常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透明化、惩戒治本效果最大化以及责任制保障、考核评估制度保障、科技信息化保障” (即“53”)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市7个辖市(区)、60个镇(街道)、1200个村(社区)的惩防体系建设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取得较好的政治社会效果。
一、确定考评指标,贯彻惩防体系要求
围绕“53”指标评价体系制定19个一级指标和66个二级指标,确定百分制分值。一级指标侧重定性要求,二级指标为量化标准,突出“质与量”的工作标准,指标评价体系更具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制定“基层干部培育培训、《廉洁履职规定》学习贯彻、廉政文化建设”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评价各级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格局、建立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机制、贯彻执行《廉洁履职规定》、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居)情况,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常态化。
2、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民主机制健全完善、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村居廉线’三务公开”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评价各地落实民主自治和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深化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工作情况,促进制度健全完善、系统规范、制约有效、执行到位,实现反腐倡廉制度约束系统化。
3、构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制定“村监委主动履职、组织监督强化有效、民主监督制度落实”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评价各地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全面实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民主评议和村级“勤廉指数”双向综评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等情况,促进监督资源整合、监督合力强化、监督机制完善,实现履职行为监督经常化。
4、构建便民服务透明机制。制定“深化便民服务和效能建设、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评价各地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效能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进行网上“信息公开、便民服务、咨询投诉、电子监察”情况,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透明化。
5、构建从严治腐惩戒机制。制定“信访举报渠道畅通、严肃查办案件”2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评价各地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健全办案协调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发挥查案综合效应情况,实现惩戒治本效果最大化。
6、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障。制定“机构健全、责任落实”2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评价各地建立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障机制,强化统筹规划、推进落实和细化实践责任情况,促进组织网络健全、职责分工明确、运行机制完善。
7、落实考核评价制度保障。制定“制定制度、组织考评、结果运用”3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量化指标,评价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开展自查自评和逐级督查考核情况,建立结果运用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8、落实科技信息化保障。通过“‘村居廉线’运行情况”1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评价各级“村居廉线”网站建设及运行情况,突出“责任明确到人、信息更新及时、数据运行安全、外界互动有效”标准,推动“村居廉线”提升质效。
二、丰富考评方法,推进惩防体系落实
本着“评价方法更加灵活、评价程序更加便捷、群众参与更加广泛”的原则,通过自查自评、抽查考评、年度综评等方式,对全市各地惩防体系各项任务推进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并实现动态评估管理。
1、结合实际,考评促动。各地对照指标体系,就任务推进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整改措施,推进体系构建。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对照指标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地区任务推进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抽查评估。
2、融入万家,增进互动。“村居廉线”网站作为基层惩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占有相当的分值权重。为了配合考核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在全市开展了“村居廉线”进万家活动,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层面分别开展“五个一”活动,让“村居廉线”融入千家万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高群众对“村居廉线”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以此带动基层惩防体系建设有效落到实处。
3、年底综评,提升带动。年末,由市、辖市(区)、镇(街道)结合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村级“勤廉指数”双向综评工作,对各地开展综合评价。在“村居廉线”网站上设计点击排行、更新排行功能,对全市各级上传廉政文化宣传条目、“三务”公开内容、村监委工作动态、惠民实事信息等情况进行浏览排行,实行绩效情况统计。
三、运用考评结果,凸显惩防体系成效
1、发挥导向效果。把评价体系作为全市各级打造“村居廉线”品牌的实际体现、落实基层惩防体系构建情况的重要依据、衡量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程度的客观反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要求,引导各级明确工作方向,把握工作标准,落实责任单位,细化时序进度,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推进基层惩防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发挥促进效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开通报,对评分在60分以下的,责令限时整改落实到位。年度综评分值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分值、村级“勤廉指数”双评工作分值。通过抽查考评和年度综评,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选树和表扬一批示范单位。通过奖优罚懒、典型带动,促进各级各部门争先创优,全力打造全市反腐倡廉创新工作品牌。
3、发挥保障效果。建立逐级督查、随机抽查、定期汇报等制度,强化监督检查。通过运用“53”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估管理,及时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分析薄弱环节和不足,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村(社区)惩防体系“五化三保障”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4、发挥惠民效果。开展考核评价,推进“村居廉线”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实时交互特点,拓展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方便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提升基层干部服务意识,同时通过集聚、链接、充实不同部门、平台的村(社区)业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展网上“电子监察”,提高便民、惠民的效果。
5、发挥桥梁效果。以自查自评、抽查考评、年底综评为手段,着力在收集民情民意上下功夫、在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上动真格、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上求实效,及时梳理群众意见,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发挥党群、干群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做到重民意、听民声、解民忧,以惩防体系考核和“村居廉线”网站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