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城充分发挥信访信息综合效应
近年来,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纪委、监察局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围绕案件查办、围绕信访稳定,从信访信息的搜集、筛选、加工、传递、运用入手,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加强分析研判,充分发挥信访信息的综合效应,有效促进了信访举报工作的深入开展。
完善机制 明确责任
明确职责,建立责任体系。建立了专职人员具体抓、信访室主任直接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明确区直各部门的党(工)委书记、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村(社区)党总支(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形成目标明确、上下贯通的工作责任体系。
落实奖惩,健全考核体系。把信访信息工作作为全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任务,使信访信息工作与权责挂钩、与奖惩挂钩。同时,定期开展信访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及信访信息员业务培训会议,不断提升信访信息工作业务水平,加强信访信息工作沟通与交流。
务求实效,完善例会制度。实行信访信息月例会制度,每个月区纪委常委集体研究、分析、研判一次信访信息工作情况,结合全区办案重点、稳定态势、群众关注的焦点性问题,确定当前阶段的信访信息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并结合各单位工作情况,及时进行信访信息工作通报,切实起到督促指导作用。
拓宽渠道 广泛收集
组建队伍,健全网络。为全面、及时地掌握信访信息,区纪委、监察局从健全信访信息工作网络、组建信访信息员队伍入手,在区纪委、监察局设立信访信息中心,在乡(镇、街道)成立信访信息办公室,并以村(社区)信访举报站为工作站点,建立100个信息联系点,确定100个信访信息直报单位,聘请100名信访信息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信息工作网,有效扩大了信访信息工作的覆盖面。
畅通渠道,拓展空间。抓好区纪委、监察局信访接待室、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级来访接待室“三个平台”建设,全区3个乡(镇)、6个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都设有来访接待场所,统一推行信访接待人员兼信息员的“一岗双责”;开展网络舆情信访信息工作,组建网络舆情信访信息监管领导小组,每天定时上网了解本区涉及党风政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网络舆情信息,对应由纪检监察机关掌握或查处的舆情信息进行认真整理、及时上报,及时协调、疏导和处置网络舆情信访信息所反映的问题。
抢抓时机,迅速传递。在畅通电话、信件、传真等传统信息传递渠道,充分利用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系统、内网专业信息传递渠道的基础上,顺城区纪委、监察局还增设了互联网邮箱、短信等更加便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信访信息的灵敏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分析研判 综合运用
切实增强捕捉力,确保问题及时化解到位。认真筛选有价值的信访稳定信息,动态掌握信访稳定态势,迅速进行工作部署,确保掌握矛盾于初起、化解矛盾于基层。2010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会元乡某村信访反映该村候选人杜某存在贿选、拉票等违规行为,群众意见很大,有赴省进京集体上访趋势。针对此种情况,顺城区纪委、监察局迅速整理出一篇信访信息,逐级报送,引起区主要领导的关注,随即组成了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驻村调查,短时间内查清了问题,以确凿的证据取消了该人的候选资格,避免了一起集体越级访事件的发生。
切实增强挖掘力,确保案件查处准确到位。区纪委、监察局对搜集到的信访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做定量和定性分析,细心排查,对反映问题重大、线索具体的信访信息,确定专人主查,领导包案,该化解的化解、能立案的立案,做到查准问题、找准症结、保证稳定。
切实增强研判力,确保管理漏洞堵塞到位。把信访信息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上,注重研判,挖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避免和挽回损失。2011年,区纪委、监察局陆续收到多条反映某社区干部空挂公益性岗位,违规享受工资及保险待遇问题的信访信息,随即组织人员对这些信访信息反映的问题进行直接查办,在短时间内查清了问题,对该社区干部作出通报批评和罚款的处理。同时,以此案例为抓手,在该街道展开该工作领域的大清查工作,及时堵塞了工作上的管理漏洞。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普遍赞誉,也增强了社区居民对街道、社区工作的认同感与信任感。(作者系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