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加强作风建设纪实
良好的作风和效能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推动科学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甘肃安定区把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推动全区“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建设首善之区”战略目标顺利实施的主要抓手,紧紧围绕“整顿作风、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的目标要求,连续六年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善。
精心谋划部署 认真组织实施
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纪检监察机关把加强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围绕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个中心,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突出解决民生问题这个重点,保障民生、维护民权,让群众共享作风建设带来的实惠;把握转变作风这个主题,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突出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各级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党政机关加强作风建设的薄弱环节,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年一主题 年年有创新
坚持把创新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举措,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007年以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三讲三送”促春耕生产活动为契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深入开展“八查八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着力治理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理论、作风纪律、领导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2008年结合深入开展“三链”建设和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机关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转变作风、服务三农”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治理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够,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造成群众“办事难”等问题,并成功召开全市“转变作风、服务三农”现场会;2009年集中开展“六严禁一治理”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高效型、创新型“五型”机关;2010年深入开展以“治懒、治庸、治散、治浮、治腐”“五治”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治理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在学习、思想、工作、生活、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初步建立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2011年集中开展“制度落实年”,着力规范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2012年以保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推进为目标,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正风肃纪、效能问责”作风建设专项活动,重点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良作风。
六年勤耕耘 惠民见实效
每年区委常委会都专题听取作风建设工作汇报,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各乡镇、各单位结合部门和行业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活动裁体,把作风建设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政风行风评议、“五型”机关创建活动,落实“一线工作法”,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得到解决。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通过“三讲三送”、结对帮扶、下访调研、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区各级党政组织积极开展转变作风服务三农、作风建设“五治”行动等一系列作风整治活动,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等措施,集中治理机关加强作风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干部职工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效能问责推动工作落实,先后对不执行、执行不力、执行偏差等影响机关效能建设的105名干部进行了诫免谈话处理,有效遏制了庸、懒、散、浮、腐等现象发生,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明显改变。加强监督检查巩固扩大作风建设成效,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先后对检查发现的顶风违纪案件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2人(次),下发监察建议书47份并跟踪督促整改,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深入推进“便民直通车“工程,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村级普遍设立了便民服务室,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加强作风建设的机制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把作风建设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定西市安定区纪委书记 贾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