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深入推进
安徽省望江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从2011年初开始试点运行,经过两年的努力,该县10个乡镇、60个县直部门和32个事业单位共清理职权3361项,排查风险点5597 个(不重复统计),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4426张,制定防控措施4891条,目前该县已形成覆盖全县的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抓调研 做表率。去年4月,该县即组织有关单位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调研,起草了全县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确定10个试点单位。今年初,结合“领导干部大调研”活动,确定由纪委书记领队,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课题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赴浙江绍兴、萧山和安徽省当涂县等地学习考察,对试点单位开展“回头看”,在借鉴外地做法和总结本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
抓平台 查风险。该县在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方面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打破乡镇和县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建立了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模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协作区这一工作平台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和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日常业务指导和督查。各协作区先后召开了多次工作推进会,组织协作区内单位到试点单位学习交流,开展业务培训和交叉互查,针对在督查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通报解决措施。县纪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各协作区的工作汇报。在望江廉政网专门开设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专栏,并编印工作简报8期,印发《望江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2000份、《望江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南》5000份,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基本知识到每一步工作流程都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文本,确立了“五查五看”工作法,即查岗位职责风险点,看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和执行《廉政准则》情况;查制度机制风险点,看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查思想道德风险点,看政治理论学习情况;查业务流程风险点,看工作流程设计情况;查外部环境风险点,看工作人员生活圈和社交圈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大部分单位都已提前完成清权确责、排查风险、制定措施的重点工作,正在着力建立风险监控处置长效机制。
抓公开 晒权力。该县坚持党务公开和廉政风险防控同步推进,将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党务公开目录内容之一。各单位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核定,编制职权目录和权力流程图,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务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制作成版面上墙,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加大公开力度,利用169个电子显示屏、662个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教育宣传栏、局域网等方式,滚动公开廉政风险防控文件制度,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全县10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公开作出廉政承诺,每年年底前,结合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公开述职述廉,由全体干部职工对其进行民主评议。开展网络督廉、网络评廉活动,建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处前公示制度,对经查实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县内各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形式发布违纪违法事实,起到 “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功效。
抓制度 促长效。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把领导干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作为重点考核内容,由过去的被动监督走向主动预防,形成常规性考核机制,确保廉政风险“防得牢”。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以签订一份廉洁自律承诺书、举行一次廉政法规测试、听一堂廉政勤政专题教育课、看一部廉政教育警示片、赠一本廉政书刊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今年分两批次对新提拔调整的59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并举行廉政法规知识闭卷考试,同时订购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2000多册和30余套电教片,分发给全县1051个支部和10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阅读。把个人的岗位职责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制作成廉政风险监督卡和提示卡,建立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特别是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平台和信息库,对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安徽省望江县委常委 纪委书记 陈礼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