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打造工作亮点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以来,广西桂平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的思路,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突出。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确保政令畅通。紧紧围绕市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节能减排、规范和节约用地、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年开展执法监察检查10次,检查项目132个,发现问题93个,纠正和整改问题93个。
创新活动载体 打造特色廉政文化。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把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畅通廉政文化“六进”渠道,搭建媒体宣传、廉政课堂、廉政短信、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六个平台,形成了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在全市开展“清廉为政、永葆纯洁”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一把手带头上廉政党课”80多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2万多人次。组织3000多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忠诚与背叛》革命教育影片。
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市纪委共受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56件,全市200多名党政“一把手”公开作出廉政承诺,建立科级干部廉政档案1200多份。
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在各乡镇各单位重点岗位、重要环节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通过认真梳理权力事项,细化岗位职责,查找廉政风险点21675个,其中,高级风险7183个、中级风险7247个、低级7245个,制定防控措施23000多条。
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54件,其中,委局立案18件,乡镇立案26件,市直单位纪检组(纪委)立案10件,挽回经济损失近200万元。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六安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社保基金、扶贫资金、新农合基金和药品食品安全等各类监督检查23次,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3件,受理处理涉农申诉举报案件2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万多元。拓宽“阳光热线”工作渠道,全年共组织38个单位参加“阳光热线”上线活动,其中开展户外活动7期。
扎实开展纠风六大专项治理。突出解决好商场、物流、银行、电信、教育、涉农等六大领域乱收费问题,查处挤占、截留、挪用、骗取国家教育经费问题3件,涉及金额3.55万元,受党纪政纪处分1人。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全市开展“六治六促正四风”专项活动,先后4次监督检查各单位开展活动情况,重点治理机关作风中存在“庸、懒、散”等作风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活动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较大提高。在市物价、工信、财政等30个部门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展明查暗访697次,受理投诉681件,办理投诉679件,整改问题278个。
创新民生资金电子监控模式。积极构建“阳光+科技+机制”模式,提升对民生资金的监管水平。今年以来,全市下达资金4.94亿元,发放资金2.16亿元;发现资金异常发放80例,督办80例,回复督办68例。确保民生资金安全发放。
全面推进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全市26个乡镇设纪委委员130名。在设党支部的432个行政村(社区)设纪委委员2120名。各乡镇制订和健全了信访、案件、审理、绩效考评等20多项管理制度。每个乡镇纪委的硬件设施达到了 “十个一”的目标,落实了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开展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广西桂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罗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