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勤政廉政思想的现实启示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最早提出“美政、为民、廉洁”思想的政府官员。今天,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思想观点仍然薪灭火传,影响久远,对当今治国理政仍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其中不乏为民、务实、清廉、强国的现实启示。
美政爱国。屈原《离骚》曰:“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将“美政”作为他终生追求的目标。今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理想追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为主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才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梦想。
勤政为民。屈原《离骚》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见屈原具有深刻的亲民、爱民、恤民意识,体现他浓厚的民本思想。为民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扑下身子,问计于民,接触“地气”,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努力使人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进,让中国梦在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变成现实。
廉洁清明。屈原《招魂》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屈原的作品富含廉政思想。据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自屈原的《卜居》和《招魂》。《卜居》曰:“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招魂》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可见,清正廉洁正是屈原勤政为民、忠贞爱国的人格追求。清廉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强国之基。要实现中国梦,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清廉是重要的思想保障。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以屈原为学习榜样,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时刻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和一身正气,坚守思想道德底线,抵制一切腐朽思想侵蚀。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涂上“防腐剂”,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权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浩然正气和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刚正不阿。屈原《离骚》曰:“宁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占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屈原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刚直不阿的忠耿品性,万世传颂,千古流芳。这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就是:反腐败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制度的尊严,任何人违法违纪都不能例外,不得用权力对法律进行干预。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具有“屈原精神”,要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勇于战斗,敢于执纪,坚定意志,坚持节操,绝不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肃正乾坤,弘扬正气。(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雷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