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切联系群众中锤炼纪检干部队伍
最近,中央和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作为党和政府的专门监督机构,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河南省修武县纪委将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做改进作风的表率、服务群众的表率,在密切联系群众中锤炼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关键看我们是否能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是否能做到真情为基层、真心为群众。修武县纪委出台了由县纪委常委联系派驻(出)机构的工作制度,要求由纪委常委带队分包乡镇、分包县直单位,真正从机关走向基层,坚持对基层季度督导、全年考核,指导基层完善制度,协调基层查办案件,督导基层工作落实。同时,修武县纪委还制定了深入基层调研工作制度,要求各科室年初深入基层调研摸排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工作台账,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责任人,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修武县纪委将不断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基层,把工作的重心沉到基层,把工作机制延伸到基层,搞好民声的上传与政策的下达,解决影响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定计划、做决策、办事情,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经常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了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修武县纪委每年都要组织开展“进农户问党风”活动,40余名涉农纪检监察干部在全县117个行政村确定210个农户作为联系户,与联系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征求群众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情档案,完善工作台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仅今年就排查解决征地拆迁、暴力执法等各类突出问题26件。今年,县纪委还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组织开展了纪检干部进企业活动,县纪委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全县65家重点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状况、项目实施进度,了解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情况,对企业需求提前介入,建立“订单服务”台账,督促有关单位予以帮助解决,共排查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5个。当前,修武还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县纪委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问题,加大专项治理和工作督导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用真心,培养出真情。针对部分纪检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为民服务热情不高;部分纪检干部忙于事务、忙于应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部分纪检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下基层只是“坐在车上转转、隔着玻璃看看”,只搞空对空,疏远了同群众的感情,修武县纪委在全系统开展了“访民情、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惠民生”困难帮扶活动,要求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结对帮扶一个村,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在活动中,县纪委监察局机关率先垂范,对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和六股涧村实行结对帮扶,建立了“二对一”和“一对一”帮扶工作机制,委局机关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与2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副科级领导干部每人与1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每周四定期走访,帮助困难户改善生活,并记好《民情日志》。今年以来,已先后为20余名困难群众送去面粉、食用油、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还为一名家庭困难的残疾人送去了轮椅,同时,协调有关部门投资10万元在当阳峪新村修建了266米长的出村道路,投资1.5万元对当阳裕新村道路小游园排水设施进行了改造,投资5万元安装了水泵等安全饮水设施,在帮扶活动中树立了纪检干部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缔结了与群众的鱼水之情。
党员干部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接地气、下基层、结穷亲,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心实意地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在服务群众中锤炼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增加发展动力,在造福群众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顺利推进。(河南省修武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贾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