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信访洒满爱民之情
近年来,沈丘县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如何在信访工作中贯彻好、落实好、践行好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以群众路线统揽信访举报工作,积极搭建县长民生热线、“三公开”、便民服务、信访“11”四大信访平台,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和复杂疑难信访积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县长民生热线:畅通渠道听民声
该县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电话“12388”与县长民生热线“12345”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群众信访短信平台,开通县长民生热线门户网站,实行来访、信件、电话、网络、短信等多位一体的受理模式,24小时接听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归类,逐一发出督办令,分解到相关部门限期解决;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大的全局性民生问题,主动下访、跟踪办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对限期不能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根据情节给予有关人员行政问责或纪律处分,增强了督办的力度。
县长民生热线运行以来,解决了大量涉及征地拆迁、生活交通、上学就医、水电气等民生问题。总投资1150万元的城区7个排水项目工程迅速上马,城区居民告别了汛期积水排不出去的历史;困扰居民多年的恶臭难闻的里海子沟得到治理,富都小区的垃圾堆变成了美丽的花园……。通过民生热线,畅通了民意民声,回应了群众的关切诉求,使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有效避免了集体访和越级访的发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今年以来,民生热线已受理群众诉求883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62个,办结率98%,群众满意率达到92.5%。
“三公开”:阳光问政解民怨
该县深入推进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在城区内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三公开”广场,设置公开栏和大型LED显示屏,在县直部门和乡镇(办)设置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围绕县委、县政府权力运行的“关键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点”和易于产生腐败的“风险点”,对党政班子成员的职权范围、服务承诺、手机电话,对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办)及站所等单位的职能、领导分工、科室职责、联系电话、审批事项、办事程序、标准、条件、结果等进行公开,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如医保、低保、养老保,招生、招教、招干、招兵,晋职、晋级、评先,修路、修桥、修水、修电,以及各类惠农补贴发放进行全方位公开。目前,全县共设置党政务公开栏3865个,LED显示屏169个,系统查询机67台。
公开是最大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通过“三公开”,群众享有了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减少了怨气、增加了和气。比如在农村低保方面,过去由于不公开,村干部执行标准不一、有厚亲薄贫的现象,群众有意见。现在每个村都把低保对象名单张榜公布,每个乡镇都设置了触摸屏,轻点鼠标,每个村低保对象的所有情况都会清清楚楚。公开以后,干部不敢糊弄了,群众也没有意见了。
便民服务:高效快捷办民事
该县以国务院电子政务试点县为契机,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构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投资1000多万元,在县城建立了800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大厅,设置办公区、服务区、休息区、金融区,配备LED显示器、查询机等设施,全县44家职能单位入驻大厅,37家有审批职能的县直单位与县电子政务平台实现链接,实现了“外网申请、内网审批、网上办理、电子监察”,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便捷高效服务。在乡镇(办)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农业、民政、财税、国土、计生、城建等站所集中入驻办公,与县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对接,代办辖区内各种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在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站,确定村级免费代办员,为群众开展生产、文化、卫生、法律等免费代办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各种事项。目前,该县形成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
该县还在县纪委监察局设立电子监察机房,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随时对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进行视频监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进行实时监控和全程录像,杜绝了工作人员在办事过程中向群众“吃拿卡要”的行为,切实提升了为民办事水平,减少了群众办事过程中因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而引发的上访。如在电子监察中发现县行政服务大厅国土局窗口负责人在办理土地证过程中有“吃拿卡要”现象,县纪委迅速介入调查,很快查清事实,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检察机关处理。
信访“11”机制:重点督办解民忧
该县在接待信访群众及处理信访复杂疑难信访问题中积极探索,建立了领导包案、纪检监察督办“11”信访案件化解机制。认真落实好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一次大接访、党政班子成员工作日轮流值班接访,并安排一名纪委常委参与接访,现场了解信访问题的情况,监督信访案件办理;该县还实行县处级领导班子分包信访积案化解,并对每个案件安排一名纪检监察人员随案监督,查清信访案件事实,督促责任单位加快办理进度,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促进信访积案及时化解,使一大批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2012年2月,该县先达高科电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职工反映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养老保险金无着落的问题。该案是一起信访积案,自2001年起至案发,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虽经有关部门多次调查,群众仍不满意。县纪委受理后立即启动重点信访案件查处11机制,历时半年,终于查清了该企业负责人与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利用过期评估报告、制造虚假借贷关系恶意诉讼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事实。给予党政纪处理27人,其中科级干部10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该信访积案的成功查处,不仅处理了一批违纪违法分子,还为职工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沈丘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构建信访平台,推广“阳光信访”,群众的诉求得到重视,群众的怨气得到化解,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起到了解民困、化民怨、聚民心、汇民智的作用,既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使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破解了一系列信访难题,该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无重大集体上访发生、无违规失职导致矛盾激化事件、上访人员逐年减少的良好局面,夯实了服务群众、为民务实、清廉干事的基础。(河南省沈丘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杨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