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五廉”构筑“清廉社区”建设网
近年来,利通区坚持把“清廉社区”创建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主要载体和具体抓手,以“便民服务”为核心,以“居民满意”为根本,以“三清两民一满意”目标,通过“五廉”构筑“清廉社区”建设网,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维护城市社区和谐稳定。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抓廉”,努力实现班子清明。制定出台了《利通区“清廉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利通区开展“清廉社区”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建立健全了由纪委领导、民政牵头、乡镇主导、社区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经验、通报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各乡镇坚持把“清廉社区”创建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主责、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组织保障。截止目前,通过考核验收,全区有14个社区被区委命名为“清廉社区”。
强化管理制约,完善制度“保廉”,努力实现干部清正。结合“清廉社区”创建,建立了《社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制度》、《社区干部效能目标责任追究制度》、《社区干部服务承诺制度》、《党务、政务、居务和财务公开制度》等28项管理制度;完善了社区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勤廉双述、服务承诺、廉政谈话、居民质询及在职党员“双向联系制度”等制度;以“三早三卡”即早发现、早提醒、早整改和蓝色提醒卡、黄色警示卡、红色整改卡为载体,进一步深化社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勤廉履职。
营造廉洁氛围,丰富活动“育廉”,努力实现和谐清风。坚持在社区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六个一”活动,即举办一堂廉政党课、发放一份助廉书、组织一场警示教育报告会、设立一面廉政桌牌、发送一条廉政短信、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打造了由清风长廊、清风墙、清风栏、清风亭、清风屋、清风一角等廉政文化景观组成的“清风家园”;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个社区编排了戏曲、歌舞、小品、快板、说唱、顺口溜等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节目为社区居民进行专场演出,开展了“十佳廉洁文明家庭”、“清廉为民之星”和“大手拉小手”同唱廉政歌等系列文明创建评选活动,组织辖区文艺爱好者创作出一批书法、绘画、剪纸、刺绣、摄影等廉政文化作品在各个社区展出,使“清廉社区”创建活动在广大党员群众中蔚然成风。
推进民主建设,阳光监督“促廉”,努力实现公开透明。建立了社区“两代表一委员民情工作站”、“党代表工作室”、“民情沟通日”、“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和“社区网络视频约谈”等制度,通过社区“两委”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接受群众的询问和质询,认真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勤廉双诺双述三评两公开”和“居民直评社区干部”活动,以公开承诺、年终兑诺、民主评诺的方式,促进作风转变、维护居民利益;利用“社区党务政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岗位监督台”、“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栏”、“服务大厅电子滚动屏”和“社区民情小报”等形式,及时公开社区服务项目、日常事务、财务收支等内容,实现阳光居务、接受群众监督。
打造惠民平台,贴心服务“促廉”,努力实现快捷便民。建成了集居家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党员服务、民政低保、计生、司法、家政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及社区文化活动阵地,为居民提供56项便民服务;建立了“一键呼叫民情”服务平台,为辖区重度残疾、贫困党员、独居空巢老人、65岁以上老人等弱势群体家庭免费安装“一键式呼叫器”,24小时值守接听老人电话,提供直接的生活照料服务;建立了社区网站“居民心声”、“镇长信箱”、“心语连线” 和“温馨驿站”QQ群平台板块,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解决,给居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打造了5个10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即10分钟党群互助服务圈、1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10分钟生活服务圈、10分钟文化服务圈、10分钟治安服务圈,让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步行十分钟之内即可办理日常事务,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利通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袁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