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分层培育廉洁理念
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本要义是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廉洁政治要求的价值理念。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紧扣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大任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力培育和强化廉洁城市价值理念,为渝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树立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价值理念。领导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强化其廉政理念是培育全社会廉洁理念的重点。一是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三会一课、赴延安和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从政道德约谈会等形式,两年来共专题办班办会21次,参训1300余人次,促使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认清权力的来源和本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领导干部法纪教育。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渝中大讲坛”10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开讲座,参训2900余人次,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自觉养成在监督的环境中和法治的轨道上依法用权的习惯。三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教育。探索开展“社区工作日”活动,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星期二,区级和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全区77个社区工作一天,在转变作风、解决具体问题中深化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教育,促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目前,已开展活动49次,办理群众诉求5800余件。
培育市民廉荣贪耻、诚实守信价值理念。减少和杜绝腐败须大力培育廉洁文化,逐步消除滋生腐败的社会文化土壤,这是建设廉洁城市的基础。为夯实基础,必须坚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着力培育市民的廉洁意识。一是强化荣辱观教育。结合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深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全市创建“青春倡廉”示范岗,初步做到廉洁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国民教育、公众教育,融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渗透到市民公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崇廉诚信不断内化为市民的品质。二是推进专项活动。开展“美言行、积小善、扬公德”和“诚信在窗口”等活动,在公职人员中倡导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在市民群众中倡导文明和谐、遵纪守法的价值取向,在企业员工中倡导诚信经营、公平有序的价值取向,在中小学生中倡导爱党爱国、诚实守纪的价值取向。三是传递崇廉诚信正能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宣传和倡导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补鞋匠黄和平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感人事迹,宣传和倡导“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棒棒”郑定祥与雇主走散后苦寻多日不放弃的重诺守约的价值追求,弘扬崇廉尚洁的社会风尚。
增强全社会大力支持、有序参与价值理念。形成价值共识、增强全社会的主人翁意识,是建设廉洁城市的关键。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完善惩防体系。区里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每年提出廉洁理念、廉洁文化建设目标任务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他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督办、务求实效。二是加强组织协调。通过登门拜访、联谊共建等形式,主动汇报衔接、协调服务,积极争取驻区市级机关、部队单位、院校国企等方面的支持参与。三是依靠公开民主。以全国区县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为契机,探索试行区委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会议、重要人事任免等核心事务公开制度,在党内外群众的有效监督下,初步实现以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带动全区党务、政务、事务和居务公开;依托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农民工夜校,加强市民民主法制教育,邀请居民群众列席会议、参与行风政风评议等,不断提高市民行使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的素质和能力;在全市率先建成“阳光渝中”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市民有序参与廉洁城市建设的“直通车”,两年来共办理群众诉求10.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7.3%,在传递廉洁理念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