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纪委充分发挥监督检查和执纪办案职能,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查摆接地气,把脉农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泰安市纪委把征求意见、查找问题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一是从面上把脉。通过向社会发放1600多份调查问卷、召开系统内外不同层面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二是从点上把脉。市纪委常委建立了联系点制度,深入到矛盾问题较多的村居与群众交流,先后征求涉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建议600余条。三是从信访上把脉。泰安市纪委通过信访主渠道,确定了5类39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农廉信访件,由市纪委常委挂牌督办。目前,挂牌信访件已全部核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35个,提出整改意见109条。
对症下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严肃执纪办案,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泰安市纪委对农廉典型案件进行直查快办,特别是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纠正“四风”问题,对11起违规违纪问题公开曝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农村腐败案件155件,给予138人党纪政纪处分,挽回经济损失83万元。
实施监督检查,落实党的惠农政策。首先,前移监督关口,加强风险防控,农业、农机、民政等部门共梳理涉农岗位职权196项,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425个,制定防控措施675条。其次,联合有关部门,对农村低保金落实、乡镇惠农资金发放等进行专项检查。
加强平台建设,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泰安市精心打造了以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龙头、县级行政服务中心为纽带、乡镇便民服务站为基础、村居免费代办点为补充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研发了“泰安农廉体系监管在线”平台,设置了10个监管平台,农民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农廉网络了解监督本村事务。
着眼防范,建立农廉工作长效机制
实行体系化推进,形成农廉工作整体合力。泰安市纪委从完善农廉体系入手,按照“夯基础、抓落实、提层次”的思路,开展农廉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双化”建设,把农廉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程序等用统一的标准确定并组织实施。目前,全市6个县(市、区)已实施“农廉一本通”,做到了工作有目标、操作有方向、执行有标准、监督有依据。
建立村级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强化对村居一把手监督。在全市村居推行以“厘职清权、对点防控”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权力运行监控模式,将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低保分配、宅基地审批等12类事项,纳入村级权力运行的重点监督范围,实行村级权力运行过程备案和“痕迹”留存制度,有效强化了对村级权力运行的监督。推行以“诺廉、述廉、评廉”为主要内容的“三廉”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居一把手的监督,先后有130余万名群众参与了对村居一把手的评廉活动。
完善村务公开机制,提高群众参与度。围绕保障群众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在全市推行村“两委”提出议题、征求意见制订方案、乡镇(街道)审查、召开民主议事会议、公开议事结果、监督实施的村级民主议事“六步工作法”。凡属村级重大事项,均召开民主议事会由群众代表参与决策,对“同意”意见低于80%的予以否决,实现了村级事务群众说了算。
实施农廉工作问责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到位。泰安市纪委将农廉工作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台账》,明确了各级各单位抓农廉工作的责任,对农廉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地方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督导,先后对31人实施了责任追究,建立了一线指导、分类包保、现场推进、示范带动等工作机制,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山东省泰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赵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