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偶得:“顺藤摸瓜”,突破复杂案件
查办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业,也是纪委书记的重要职责。这些年,我指挥、参与了不少大要案件的查办,慢慢悟出些“道道”,其中有一点体会特别深:能否突破案情复杂的案件,关键在于你会不会“顺藤摸瓜”。当困于“山重水复”之中,不妨拎起“藤”,顺着往下查,说不定就能“柳暗花明”,让案情豁然开朗。
2012年初,因南京火车南站建设而搬迁的数十户拆迁户不断上访,反映自己“无房安置”。雨花台区纪委介入调查,了解到这次拆迁涉及农花村村民918户,拆迁协议明确的安置面积为14.5万余平方米。然而,经过多方核查,安置面积合计14.98万余平方米,超出拆迁协议明确的安置面积近5000平方米。
超出如此多的安置面积,为何还有这么多拆迁户无房安置?调查组拎起这一根“藤”,开始“顺藤摸瓜”。正在这个关键节点上,2012年10月,区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南京火车南站建设拆迁安置户中有人弄虚作假,骗取安置房和拆迁补偿款。市纪委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明确表态:一定要迅速查清其中的问题。
区纪委随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专案组通过对农花村相关安置对象的拆迁安置档案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存在一家同期有多本房产证,但版本却有三四种的现象。据了解,农花村是1995年雨花台区划调整时,由江宁县东山镇划归雨花台区雨花镇的,这些不同版本的房产证均为“江宁县东山镇”所发。这些房产证填写的发证时间是1995年,而经公安机关技术鉴定证实,房产证上印章用印时间为2009年左右。专案组断定,这些房产证均存在造假嫌疑。
继续“顺藤摸瓜”,专案组将调查重点锁定在了曾经在江宁县东山镇村建所工作的杨某身上,因为大多数可疑证件均出自此人之手。在大量证据面前,杨某很快就交代了所有问题:他在东山镇村建所工作时,农花村的房产证均由自己经手办理。退休后,他偷偷带走了一些盖了章的空白房产证,私下为他人违规办证,并从中收取好处费。空白房产证用完后,他又在街头找人做假证,并提供给前来找他帮忙的人。
交代了所有问题后,杨某主动要求对农花村在相关项目拆迁中的800多份档案逐一辨认。除去前期专案组发现的几本可疑证件,杨某当场又辨认出38本。最终,专案组核实确定假证共46本。此外,专案组进一步调查还发现,这46户中有34户骗取拆迁补偿款达963.5万元。
辖区内发生如此多的造假证骗取安置房和拆迁补偿款问题,村干部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专案组接着“顺藤摸瓜”、乘胜追击。经调查,发现原来村干部们也在“浑水摸鱼”,或自己使用假证骗取拆迁安置房和拆迁补偿款,或收取他人好处,帮助他人造假骗取拆迁安置房。
此外,专案组还“顺藤”摸出另一个“瓜”:农花村4名村干部涉嫌严重经济犯罪问题。如南京铁路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邱某,在任农花村党总支书记期间,为宁南街道农花村苗圃业主张某在京沪高铁拆迁过程中获取不法利益提供帮助,收受张某所送人民币12万元,等等。
目前,已有8名村干部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46户骗取的拆迁安置房已陆续追回,34户骗取的963.5万元拆迁补偿款亦全部追回,相关涉案人员情节较重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60多户未获得安置房的拆迁户也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查办,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在查办某个具体案件时,摆在面前的一条条贪腐线索、一个个犯罪事实,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藕断丝连”、“盘根错节”。作为从事办案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善于沿着已经掌握或者露出“端倪”的案件线索,“顺藤摸瓜”,深挖细查,找到案件新的突破方向,提升办案效率,扩大办案成果。(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谢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