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 促效能建设全面“开花”
2013年以来,四川省苍溪县以强化作风建设为主线,以“效能建设重点突破年”活动为载体,以政风行风评议为抓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县政风行风持续好转,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各项事业有力推进。
一、围绕“五大内容”抓实效
机关作风,关乎党风、决定政风、影响民风,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影响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决定机关工作的成效。2013年以来,苍溪县立足大局,多角度全方位常抓效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创建活动载体,增强效能建设影响力。一是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示范单位(岗)”创建活动。围绕“提高行政效能、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目标,将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和白鹤乡等3个单位创建成市级“行政效能示范单位(岗)”。二是深入推动“三服务”公开承诺活动开展。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主题,确定县水务局等15个县级部门和陵江镇等5个乡镇作为本年度“三服务”效能公开承诺重点单位,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效能综合目标考核。三是深入推进“百企千村万人”评效能活动。以28个县级部门和39个乡镇为重点,监督整改问题163个。
二、强化平台建设,提升政务环境能见度。一是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加大政务服务监察力。县财政投入资金110万元,全面完成了3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联网运行。二是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提升阳光行权公信力。认真按照省纪委关于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电子监察点位设置工作要求,对具有行政权力的45个县级部门逐一把关,对县级部门的5252项行政权力的监察点位设置和政务外网接入等前期基础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行点位信息网上录入。三是深化“96960”效能投诉平台建设,增强为民服务的保障力。坚持“有诉必接,有接必果”的投诉受理原则,全年共受理行政效能投诉320余件次,按期办结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5%。
三、改进行评方法,增强民主评议针对性。一是坚持以民意指向为基础,在全县83个县级部门、47个公共服务窗口单位、39个乡镇和496个基层站所进行全面评议的基础上,确定县农业局、县交警大队等8个单位为今年重点评议单位,增强评议的针对性。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通过自我查摆、问卷调查、上网征集、实地走访、电话查访等方式,征集意见和建议312条,确保了意见征集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三是坚持问题公开、方案公开、结果公开“三公开”原则,各被评议单位针对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方案,向社会公开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质询。四是进一步扩大测评参与对象范围,采取大会集中测评和组织测评、社会测评、网上直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分值,增强测评结果的公信力。
四、着力纠风治乱,提高政风行风满意率。一是定期举办政风行风热线专题节目。坚持把热线节目办成倾听群众声音,解决群众疑难的“民生直通车”,全年举办热线节目34期,县级部门“一把手”上线率达90%,解答群众现场提问62个。二是深入治理民生领域不正之风。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中的问题82个,减轻农民负担44万元;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数19个,涉及金额39.7万元;清退违规收费0.82万元,3人受到政纪处分;完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制度,3家县级医院、57家乡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网上采购全覆盖;对新农合政策落实不力的13家医疗卫生单位予以责任追究;取缔二级公路收费站点3个,为车主年节省过路费1800余万元。三是深化“公共服务质量专项监测”活动。对医院、学校、水电气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40多个公服单位服务质量进行了专项监测。
五、严肃问责追究,增强效能监察严肃性。一是强化明察暗访。建立“暗访—曝光—问责”联动机制,先后针对乡镇干部“走读”、公车使用、会议纪律、执法检查和干部工作状态等专题,开展明察暗访9批次,暗访单位80多个,录制《作风之镜》暗访专题片在全县公开曝光。二是强化督查督办。坚持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把执行县委“六项规定”、落实惠民政策、城乡环境治理、信访维稳、行政执法等作为督查重点,开展专项检查11次,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缓慢、落实县委作风建设规定不力、维稳责任不落实的3个县级部门和2个乡镇通报批评,对政务办件不规范、效能投诉办理不及时的3个县级部门发出《效能监察督办》书,督促限期整改。三是强化追责问效。认真落实效能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效能监察的刚性,对存在违规发布医药广告、上班时间擅离工作岗位、信访稳控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的20个单位、39名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其中,对6名干部的违纪行为严肃纪律追究,给予党内警告2人、党内严重警告4人、免职2人。
二、正视“四大问题”解难题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会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必须对照问题找差距、想办法、添措施,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以过硬的作风推进“美丽苍溪、幸福家园”建设。
一、切实解决行政效能不高的问题。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不折不扣、不搞变通。对工作落实不力、政令不畅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从严从快处理;对涉及到多个部门办理的问题,要明确牵头单位,落实相关责任,团结协作,限时办理。
二、切实解决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强化典型曝光,加强警示教育,认真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漠视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的行为;解决作风飘浮、纪律涣散、执行力偏弱的行为;解决热衷交际应酬、铺张浪费、弄虚作假的行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三、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不规范的问题。要把整治“三乱”作为重点,推行执法行为标准化,增强执法工作刚性,杜绝“以罚代法”行为,切实整治吃拿卡要、轻管重罚、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切实解决队伍素质不优的问题。要把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教育,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作风不正、精神不振、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紧跟“三大重点”谋新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落实厉行节约规定、改进工作作风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着力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一、着力整治“四风”,务必在作风建设上有新突破。全县各级各部门仍然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解决“四风”问题,既是新一年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的重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的核心。要以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查“四风”,深挖“四风”,彻底整改“四风”,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边学边查边改,以整改开篇,以整改升温,以整改见效。要坚持把整治“四风”和联系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矛盾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取得,作风在一线转变,能力在一线提升。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必须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决不允许出现顶风违纪的行为。
二、着力效能“四治”,务必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有新成效。针对“庸、懒、散、慢”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开展庸、懒、散、慢“四治”活动是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任务。庸、懒、散,具体表现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上。不作为,就是暮气沉沉,当太平官、逍遥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慢作为,就是散漫拖拉,做事慢半拍,见了困难问题躲着走,不敢担当、不善于担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对问题掩盖推诿,能拖则拖,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一些项目审批和民生问题,不按规定时限办理,拖而不决,决而不行。乱作为,表现在不下基层,不做调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拍脑袋作决策,拍胸脯作保证,甚至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效能建设要重点突出治庸提能力、治懒提效率、治散正风气的问题。治庸,主要解决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防范和应对能力不足的危险。治懒,主要解决精神不振的问题,防范和应对精神懈怠的危险。治散,主要解决服务不优的问题,防范和应对脱离群众的危险。
三、着力提升“四力”,务必在保障科学发展上有新作为。县委、县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能否有效贯彻落实,最终体现在工作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和保障力这“四力”上。要牢牢把握县委提出的“跨越发展、勇争一流”工作总基调,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智慧凝聚在“敢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设定在“干成事”上,加强纵向对接、横向沟通,不断提升工作的凝聚力;要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大胆尝试、大胆突破,克服畏手畏脚、瞻前顾后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突破、支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工作的创新力;要牢固树立“落实第一、结果第一”的理念,把执行好、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作为工作目标,在保障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县中抓落实,不断提升工作的执行力。要继续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强化纠风治乱,继续加强明察暗访和效能专项监察,强化问责追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推行末位淘汰制,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一年警示诫勉,两年组织处理,不断提升工作的保障力。(四川省苍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