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维助推廉政文化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何打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形成“不想腐”的思想绝缘体,廉政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当前,全国各地均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对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少数地方在廉政文化建设上呈现“运动式”、“一刀切”、“照搬照抄”等不良倾向,值得注意和纠正,笔者对此谈几点浅见。
要有居高致远的导向性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抓与不抓、抓得怎样,可以反观政治性、大局观。实践证明,文化阵地,先进的廉政文化不去占领,没落的腐败文化就会抢先;正气不上升,邪气就可能抬头。有的地方腐败问题层出、不正之风盛行,廉政文化建设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廉政文化是直接为政治建设服务的文化,也是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突出廉政这个主题,而且还要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助火添薪、正风鼓劲,相互促动、推进工作,更好地为发展大局服务。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促使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要有喜闻乐见的大众性
廉政文化建设既要突出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又要突出群众参与这个关键,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统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群体对廉政文化的需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以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廉政文化作品,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使廉政文化渗透、覆盖和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润物无声中强化廉洁理念。
要有兼收并蓄的创造性
廉政文化扎根于传统的优秀文化沃土之中。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推崇清廉文化,形成了优秀的民族心理和牢固的精神纽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还要结合当地实际,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现、培养、树立典型,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挖掘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的生动实践中总结廉政文化,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廉政文化。既要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宣教形式,又要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摄录系统等现代科技新手段;既要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亮点,推出“特色产品”。
要有求真务实的实效性
文化的功能是“以文化人”,它作用于人的方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去完成,而是靠营造文化的氛围,靠潜移默化的感染,靠社会评价的导向,起到对人的暗示、劝谕作用,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选择。廉政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只求简单地搞几个活动,而要全面、系统地谋划工作内容。要坚持求真务实、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谋划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既要高标准提出工作的目标方向,又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切合工作实际,不提盲目的高指标;既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以点带面,力求使制定的措施和规划的项目做得到、行得通、办得成;既要造声势、聚人气,又要抓落实、出成效,使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有着眼长远的长期性
任何文化的形成、发展都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渐进的过程,廉政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逐渐熏陶和渗透的过程,这一特性决定了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靠一两次活动就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推进,绝不能有丝毫的满足和懈怠,绝不能一阵风刮过就偃旗息鼓,绝不能一阵火过后就降温冷却,绝不能抓一阵子就万事大吉。既要注重做好当前具体工作,又要注重考虑长期的工作规划,坚持抓、抓坚持,长期抓、抓长期,持之以恒地推进这项工作。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搞好工作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近期目标和具有前瞻性的长远目标,从长远目标着眼,从近期目标着手,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明确目标、细化责任、落实分工,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载体,持之以恒,逐步推进。(作者系湖北省蕲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肖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