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卫士
——记吉林省辉南县纪检委书记陈丽华
自从2006年8月任辉南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以来,陈丽华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这一庄严承诺。在陈丽华的带领下,辉南县纪委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她本人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吉林省“勤政廉政优秀党员干部”和全省抗洪救灾工作先进个人,被通化市委授予“务实为民的好干部”称号;2011年,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
恪尽职守 争创一流
2006年底,陈丽华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全县11个乡镇进行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她亲自把关,协调财政、农业、农经等部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从而完善了制度,堵塞了漏洞,使农村信访量逐年下降,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几年来,她主持起草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制度10余个。
2008年,群众反映部分企业的公职人员弄虚作假,只挂名不上班,却照拿财政工资。面对压力,她没有退缩,经常给办案人员鼓劲,主动把矛盾揽到自己身上。在她的带领下,调查组利用2个多月时间,深入全县67户企业、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全面清查,查实了116人存在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在企业挂名或擅自离开企业等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严肃处理。几年来,她带领同志们共查办案件434件,其中,大要案172件,移送司法机关26件,查处违纪总金额2260.34万元。
刚毅坚强 率先垂范
2009年元旦刚过,陈丽华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并已经转移。一向刚毅坚强的她,选择了从容面对,就连从医几十年的老麻醉师都被她的坚强乐观所感动。在与病魔抗争的200多个日夜里,她始终以乐观的精神感染和鼓舞着身边的每个人。
作为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她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来与她拉关系,尤其是在处理党员干部时,一些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她说情。面对着朋友情、同事谊,她最终还是以党性为原则,为此得罪了一些人、伤害了一些老感情,但她从没有后悔过。她在刚刚到纪委工作的第一个春节团拜会上定下规矩:不允许到她家拜年。即使在患病期间,她还叮嘱同志们安心工作,不要到她家里探望。
牢记宗旨 关爱民生
身为纪委书记,陈丽华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2007年4月,许多农用车车主反映收费过高,并对有关部门的答复不满意,致使矛盾激化,开车集体上访。她接手这个案子后,向车主承诺一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随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核查,查清有关部门3年来多收千余台农用车各项不合理费用近20万元。纪委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公开处理,并在全县进行了通报。同时,责成相关部门将多收的钱如数返还到车主手中。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陈丽华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她长年资助一名贫困山区大学生,帮助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等实际困难,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2010年7月底至9月初,辉南县遭受了巨大的洪涝灾害。陈丽华临危受命,她拖着病弱的身子始终走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连续工作5个昼夜,没有睡上一个囫囵觉。在她的带领下,石道河镇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伤亡。洪水过后她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困难群众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她包保的石道河镇在全县率先破土动工进行灾后重建,保证了受灾群众在入冬前全部搬入新居,温暖过冬。(作者: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