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草原雄鹰

发布时间:2011-08-10 16:53:44 浏览: 537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多里坤·堆山拜



   “接待信访群众的态度固然重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更重要。”
“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这是我作为领导应该做的。” 


    他公道正派,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赞扬;他忠实履职,带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取得了突出成绩。他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多里坤·堆山拜。 

 


    他亲自解决各类信访问题100余起 


    “有私心的人不能当干部,没有责任心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多里坤同志就是好干部的典范!”说出这句话的是新源县吐尔根乡的农民韩银华。他是多里坤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个上访户。
2006年,多里坤调到新源县工作。按照县委常委分工,他分管信访工作。没几天,多里坤就遇上了韩银华等人上访。 


    韩银华反映,在2003年国有农牧场改制中,由于吐尔根农场领导工作疏忽,作为老职工的他本应享受退休待遇,却不在享受政策人员名单中。这令韩银华气愤不已。从2004年开始,他与自己同样情况的职工不断上访,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韩银华等人起初并不相信多里坤,隔三岔五追问进展,有时情绪激动还冲多里坤发火。

[PageNext]


    国有农牧场改制牵扯到两个系统的交接、人员身份的确认等等诸多繁琐问题,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所造成的档案管理不善等问题,给正确判断韩银华等人的诉求是否合理真实,造成了很大困难,解决问题需要投入很大力量。 


    “每次一去,多里坤都是先给我倒杯热茶,然后听我把牢骚发完,再耐心细致地给我解释,让我给他一点时间,从来没向我发过火。”每当韩银华想起那段经历,总是感慨万千。 


    在多里坤看来,接待信访群众的态度固然重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更重要。多里坤决定成立专门工作组,全力调查有关问题。前后历时近半年时间,全县5个国有农牧场改制中未纳入国家财政统发工资的61人,全部得到了身份确认,符合条件的韩银华等人享受到了应有的退休待遇。一些不符合财政统发工资条件的人被全部清退。至此,新源县国有农牧场改制遗留问题得以解决。 

 

    这件事只是多里坤解决若干信访问题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多里坤亲自解决各类信访问题100余起。

 

    他带领县纪委5年立案查处违纪案件45件,查处违纪党员干部60人 


    “多里坤同志领导艺术高,我们有这样的领导感到很自豪。”新源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如是说。 

 
    有一件事对多里坤触动特别大。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招标时,招标办经常会在招标会的头天下午打个电话通知纪委派人去。多里坤非常关注这个现象,决定要纠正这种做法。他对纪委的同志讲:“我们派人去是代表纪委履行职责,而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招标纪委必须介入,一切都要按程序来,只有通过纪委审查,才允许招标,并且建设双方今后一律要签廉政合同。” 

 

    新规施行伊始,很多单位不适应,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给他打招呼,要求他灵活掌握。面对这种情况,多里坤说,纪委的工作就是要以制度管好干部,这首先需要纪委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信。

[PageNext]


    这话让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为之一振。 

 

    多里坤在队伍建设方面也颇有高招。在多里坤看来,工作不可能靠哪一个人去干,关键是单位里要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要形成这种氛围,关键又在于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激励机制。 


    现任新源县纪委常委的杜思全是个“老纪检”。在多里坤到任时,已在副科岗位上干了14年,成绩有目共睹。这样一名默默无闻的干部,从没有提过自己的职级待遇。多里坤仔细观察他的工作情况和各方面表现后,把杜思全的情况向县委主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解决了他的正科待遇。多里坤常说:“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这是我作为领导应该做的。” 

 

    自多里坤到新源县纪委任职以来,纪委干部交流明显增加。在多里坤看来,干好工作,需要一个团队,好的激励机制能调动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团队就会有活力,就会想干事,就能干成事。领导的职责,就是全力营造这种氛围。 

 

    这种善于发挥整体合力的工作作风,令群众称赞不已。这种做法的效果从2009年查办的一些案件中逐步显现出来。当时有群众反映,个别乡镇草原站干部冒领农牧民的补贴款。县纪委迅速成立专案组,多里坤坐镇指挥,对案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起案件绝不仅仅是个案,很可能在其他乡镇不同程度存在。通过办案人员共同努力,一举查出3起此类违纪违法案件,共为农牧民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他边干边学,创出了许多“第一” 


    尽管之前没有接触过纪委工作,但多里坤边干边学,创出了许多“第一”,全疆第一支马背上的廉政宣传队就是他的首创。 

 

    一次,他在观看全县赛马比赛的时候,突发灵感,新源县居住着全国十分之一的哈萨克族,而且大都居住在牧区,廉政文化宣传在牧区是个空白,利用牧区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建马背上的廉政弹唱小分队,在全县牧区开展形象生动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效果一定很好。通过反复构想和组织协调,“马背上的廉政宣传队”正式成立了。“一千张羊皮,不如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庸人,不如一个正色直言的人……”目前,这些段子已被牧区群众广为传唱。 

[PageNext]


    此外,寓廉政与文体活动之中又是他的一个创新。新源县第一届廉政杯乒乓球赛广受欢迎,第一届反腐倡廉演讲比赛成功举办,第一条廉政文化街美丽亮相,广场百日文化活动第一次有廉政文化的内容…… 

 

    为了规范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的行为,多里坤还积极倡导并组织实施了创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2311示范点工程”、村级民事民议“五步决策法”和村干部“勤廉双述践诺评议”等创新工作,得到了自治区、自治州纪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疆予以推广。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