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郑喜兰:胸怀正义的人从不惧怕邪恶

发布时间:2011-08-12 17:33:44 浏览: 439


 

    “荣誉越多,职责越大。”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官……河北省唐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郑喜兰如是说。
 

    1986年,河北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郑喜兰被分配到丰润县(现为丰润区)人大办公室,工作3年之后调入丰润县政府法规组。1993年,郑喜兰报名参加丰润县检察院的招调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拔到检察院工作。她从一名普通内勤做起,开始了检察职业生涯。
 

    心思缜密的一线指挥员
 

    到唐山市检察院之前,郑喜兰担任丰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坐镇指挥是她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很多人评价她:办案“上瘾”。在丰润,三个科查办案子,她轮流驻守。在唐山,所有案子以及查办过程,她都了如指掌。同事说:“她比所有人都冲得快,我们慢了不行!”
 

    2005年初,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财务负责人刘军携款潜逃。企业安全保卫部门多次查找无果。接到报案后,郑喜兰带领办案人员辗转邢台、郑州、珠海等地进行排查,硬是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查到了刘军的蛛丝马迹。郑喜兰说:“涉及大型国企的这类案件,检察机关必须全力调查,如果人抓不着,示范效应是极其可怕的。”
 

    经过几天几夜的延伸监控,办案人员终于在新疆将刘军抓捕归案。此刻的刘军,已经买了农村的假户口,办了假身份证,化名“李双喜”,并且开始整容。在办案人员追捕过程中,刘军买了30多个手机卡,每隔一两天就更换一次;用信用卡取钱,都要乘飞机去别处取。面对追踪而至的检察官,刘军彻底服了,毫无隐瞒地交代了贪污挪用公款78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从刘军的居住地,搜出了他正在看的一本书,你知道是什么吗?……《一个都不许漏网》!”郑喜兰问完记者后给出答案,随即大笑。
 

[PageNext]

    这样的案子岂止一宗。在办理某银行行长郭某贪污挪用案件时,在“零口供”的情况下,郑喜兰凭借严密的证据体系,证实了郭某贪污60余万元、挪用190万元的犯罪事实。
 

    某乡财政所出纳张某盗窃、挪用公款,却声称其犯罪行为是受所长指使。所长竭力否认,张某却坚持指认。郑喜兰在张某父亲来看望儿子的过程中找到了灵感,晚上11点亲自给公安局长打电话,刑侦人员从失窃的抽屉拉手上,发现了张某的大拇指指纹。张某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交代了赃款赃物的去向。乡财政所长感激万分,郑喜兰还他以清白,一场飞来横祸消弭于无形。


    “我办的案子,一定要让犯罪嫌疑人心服口服。”郑喜兰自豪地说。她指挥查办的某大型国企一名女收发员利用职务之便套取现金案,案件侦结时,犯罪嫌疑人趴在女检察官身上嚎啕大哭。
 

    对百姓的承诺,说到做到


    腊月寒冬的一个夜晚,正在单位的郑喜兰听见有人在办公楼里喧哗,便走出办公室。她看见楼道里站着50多位情绪激动的来访者吵吵嚷嚷,便走到他们中间,大声说:“我是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你们有什么问题,到我办公室里来说!”
 

    来者把郑喜兰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她耐心地听来访者反映问题,一边记,一边讲解,对方的情绪渐渐恢复了正常。她对来访者说:“我也是庄稼人出身,我知道你们很着急。我们明天就到村里去调查,大家放心!”得知村民还饿着肚子时,郑喜兰立刻让人买来两大盆热腾腾的水饺、一箱梨请大伙吃。吃饺子没有筷子,她就撸了撸袖子示范:“都别讲究了,抓着吃吧。”
 

    一位老者拉着她的手:“你说话诚恳,是给我们办事的人。我们相信你,就等你们的调查结果了。”次日,郑喜兰就带领办案人员进行调查走访,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形成整整3大本卷宗,给了上访群众满意的答复。
 

    从丰润到唐山,郑喜兰带头接访的习惯一直没改。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以后,慕名找她反映问题的更多了。有一年中秋,郑喜兰把一位上访的低保户大娘领到自己家里吃团圆饭,还动员弟弟妹妹给大娘600元生活费。而她自己,每一次大娘来,她都要二百、三百地给对方应对困难的生活。有一次,郑喜兰被评为唐山市劳模,发了2000元奖金,大娘正好来找她,她就分了1000元给大娘……仅就这一位大娘,郑喜兰至少给了五六千。
 

    郑喜兰先后组织两个县区检察院对大娘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多次调度督导听取汇报。最终,检察机关以渎职犯罪立案查处了法院的有关执行人员和某区土地部门的相关人员。上访数年、满腹怨恨的大娘逢人便说:“检察院真好,郑检察官真好!”
 

    在唐山市检察院任职4年来,郑喜兰先后督办或组织查办了某区涉黑案背后公安人员渎职案、某县法官渎职案等多起案件。在她的带动和组织下,唐山市检察机关反渎部门实行了对反映涉法涉诉、侵权渎职问题的直接接访办理,并建立了诉求表达、权利义务告知、案件线索统管分流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自2007年以来,仅唐山市检察院反渎局每年的接访办理都超过百余人件次,运用查办案件、纠正违法、综合调控等方式,化解了一大批上访案件。
 

    这些成绩,是郑喜兰经常性的有家不能回、有假不能休、周末和晚上加班换来的。她的同事也被她拉到同样的轨道,心怀愧疚的她,每次查办完一起案件,就请大家好好吃一顿。
 

    谈到办理案件的日日夜夜,郑喜兰说:“我们是付出了很多,但是因为付出,我们问心无愧。对我个人来说,最起码,我没有辱没检察官的形象,没辜负党代表的称号。
 

[PageNext]

    一个胸怀正义的人从来就不惧怕邪恶
 

    在亲戚朋友眼中,郑喜兰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办案时,说情的老同学给她打电话,她不接;老同学跑到郑喜兰家,敲门、敲窗,她不吭声,佯装不在,老同学很气恼地离开了。案件顺利侦破后,郑喜兰主动找到老同学解释,对方深深为她严格执法的精神所感动。一名嫌疑人亲属是郑喜兰的老同事,想请她吃饭,骑着摩托车跟着她回家,被她婉言谢绝。当事人家属趁办公室没人,将装着一沓钱的档案袋往郑喜兰手里塞,她严厉批评。
 

    有一年春节,人们都在喜气洋洋过年,郑喜兰却收到要害她和儿子的恐吓信。有人问郑喜兰怕不怕,她笑着说不怕。郑喜兰说:“一个胸怀正义的人从来就不惧怕邪恶!”她相信邪不压正。多少次面临被陌生人尾随,郑喜兰都冲上前去毫无顾忌,让对方诺诺而退。
 

    丰润区检察院反贪局每年要立案20余起。每个线索初查时,郑喜兰都要亲自制订初查方案、把关审讯技巧。有时干警们几天几夜不休息,她也就几天几夜不回家。
 

    一次,郑喜兰在办理一起挪用公款案时,丈夫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医院。为不影响办案,她打电话请丈夫的朋友前去陪床,又拜托亲戚到医院送饭,等案子有了实质性进展后才抽空去了医院。这时,已是丈夫手术后第5天了。而丈夫似乎也对妻子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习以为常,平日里默默地承担起了家务,并照顾郑喜兰体弱多病的父母。一天晚上,郑喜兰外出执行任务临时回家,正赶上父亲大面积心肌梗住院,她立即赶到医院照顾,忙前忙后到了天亮。病重的父亲稍稍好了一点,还不能说话,就吃力地做了个抬手的姿势,示意女儿去忙自己的工作。郑喜兰含泪赶回了办案地点。
 

    述说对家人的歉疚和亲人的理解,郑喜兰泪洒面颊。
 

    性情直率,喜怒哀乐都一览无余,这就是郑喜兰。郑喜兰的儿子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学法律是她征求儿子的意见后给儿子选的。郑喜兰说:“这个孩子心性好,适合学法律。”她补充说:“所有的政法大学,都把‘德’放在第一位,品行是第一的。法律人必须做到厚德明法,对于检察官来说,就是要恪守职业道德,忠于检察事业,忠实于事实和法律,绝不能颠倒黑白。”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