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发布时间:2012-05-24 19:27:25 浏览: 327

可亲可敬的“大姐书记”


陈超英同志是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土木公司党委原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11年6月13日,在慰问职工家属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年仅53岁。


一个美好的生命,消逝于那个雨夜;与此同时,一种宝贵的精神,至今仍被人们称颂。那就是“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的“超英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中国建筑这片沃土,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超英同志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她用35载青春年华书写奉献,用53年热血生命验证忠诚。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她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体现了崇高的党性美;作为一位大姐,她关爱群众、扶危济困、春风化雨,体现了永恒的人性美。可亲而又可敬,这,就是虽然平凡却令人长久感动的陈超英,一个带着中国建筑独特标志的“大姐书记”!


超英同志生前工作的中建五局,在2003年以前的几年间是一个出了名的困难企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做党群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那个时期,她被讨债人员堵过门,被下岗员工扔过烟头,甚至被情绪失控的员工家属迎面泼过热茶……


处于这样的“风口浪尖”,超英同志从未退缩过。特别是在同样连续几个月领不到工资的情况下,她急公司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多次自己掏腰包垫付特困职工的应急费用,温暖了职工群众失落的心。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她虽有机会调回北京工作,但却毅然选择了坚守。她说:“我的生命已经和这个企业紧密相连,我不会离开!”


在超英精神的感召下,大多数土木人选择了坚守。如今,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建筑下属60余家同类子公司中,中建五局土木公司的利润连年排在前三名,员工收入连续十年每年增长20%以上。


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基层纪委书记,超英同志恪尽职守、执纪严明,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企业利益,旗帜鲜明地批评、纠正错误行为,营造了企业内部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保证了企业的健康运行。许多业主心悦诚服地找上门来说:“你们这支队伍行得正、信得过!”


中国建筑崇尚“品质保障,价值创造”,历来倡导追求阳光下的利润。超英同志作为一个忠诚的践行者,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企业的荣誉和健康。就任纪委书记不久,她组织查办一名年轻同志的违纪案件,案件处理完,她却难过地流了泪,她说:“这么年轻的同志,因一时糊涂而毁了大好前程,真是太可惜了。”她认识到在惩处的同时,更要抓好预防,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抓好廉洁教育,努力寻找使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的途径和机制。她始终坚持教育为先、制度为先、预防为先的工作方针,积极倡导在公司内部进行流程梳理再造,着力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她坚持将打造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开始就抓教育,努力做到风险防范的关口前移;她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经营生产,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的反腐机制和氛围,形成了人人有责的反腐倡廉工作体系。


公司年经营规模从当初的2亿元增长到近百亿元,连续10年年均增长超过50%,其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纪案件。超英同志以一个基层纪委书记的实践,证明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大有可为,廉洁自律就是竞争力,风清气正就是生产力!


超英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用信念的光辉,映照出一名纪委书记无悔的忠诚;用优秀的品格,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尚的境界;用真诚的情怀,塑造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形象;用坚强的党性,捍卫了一名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纯洁。

[PageNext]


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我叫向群,是超英大姐生前的同事,也是她的徒弟。


陈姐的一生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她那莲花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就像一面镜子,涤荡着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她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细腻,就像一盏心灯,温暖着我们每一位职工群众的心窝。她的突然离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她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在她去世后短短一个月时间,职工群众自发撰写的纪念文章就有100多篇、20多万字。


骨干职工、土木市政环保分公司书记孙锴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真要感谢陈姐。”2000年初,孙锴还是工地上一名普通的施工员。他结婚快5年了,小孩也3岁多了,但一直没有房子住,一家人就住在工地上,他心里渐渐打起了退堂鼓,几次想换个工作。一个下着濛濛细雨的早晨,陈姐到工地检查慰问,孙锴鼓足了勇气,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陈姐,诉说房子的事。话还没说完,陈姐便抬起头,看着他说:“你怎不早说啊,回头一定帮你想办法!”半带责备的言语间充满了关爱和心疼。


从工地回去后,陈姐就找到物业公司经理,请他帮忙解决孙锴的困难。那些天,她几乎每天早上一个电话、晚上一个电话催办这件事。不久,孙锴一家搬进了20平方米的过渡房。陈姐高兴地给他送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个大字,勉励他以苦为乐、奋发图强。在陈姐的鼓励下,孙锴立志奋进,几年后,由一名施工员成长为一名项目经理。后来,又在陈姐的指导下加入了党组织。现在,孙锴也像陈姐一样,从事了党群工作,像陈姐一样注重抓员工队伍思想建设,抓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市政环保分公司从一支施工队,成长为拥有数项全国市政金杯奖的基础设施专业性公司,主要指标连续7年占据五局“明星区域公司”榜首,员工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


回首往事,孙锴无限感慨地说:“没有陈姐,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不仅帮我解决生活困难,留住了我的人,而且时常鼓励我,向我描绘企业发展蓝图,留住了我的心。”


在陈姐心里,职工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些年,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组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廉洁文化进项目,陈姐的身影如同飞速旋转的陀螺,总是出现在工期最紧、环境最苦的工地。


远在刚果(布)原始森林非常艰苦的公路项目,开工三年,陈姐就去了三次。2008年11月,她将50坨沉甸甸的扣肉塞进行李包中带去;2009年春节,她在工地厨房为大家包饺子;2010年11月,她带领公司一班人送去了“信和”项目文化节的精神大餐,她还特意背了党旗过去,开办了公司首届海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了海外项目青年员工渴望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诉求……


2007年12月,公司进驻非洲刚果(布)施工以来,陈姐就一直与项目保持着密切联系。由于时差问题,陈姐总是在晚上通过QQ与刚果(布)项目组联系,有时网速慢,发个文件就要大半天,但陈姐总是不厌其烦,常常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为了切实掌握海外员工的真实情况,她不顾严重的低血糖和脊椎病痛折磨,三次横越大洋,往返共120多个小时的行程,前往刚果(布)项目检查慰问。每次到达项目,不管有多忙,她都会一一找项目班子成员谈心,组织班子成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鼓励加油。


陈姐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在用她的心张罗、布置着这个家,支持、建设着这个家;无时无刻不在为职工、为他人的冷暖操劳、奔波。企业就是她的家,职工群众就是她的亲人!

[PageNext]


我的好姐姐


我叫陈赛美,陈超英是我的姐姐,只比我早出生几分钟。像其他的孪生姐妹一样,这么多年来我们很少长久分离。但是,2011年6月13日那个下着大暴雨的夜晚,一场车祸夺走了我亲爱的姐姐,我头顶的天也塌了一半。姐姐去慰问职工家属后,再也没有回到我们身边,没有回到日夜牵挂她的妈妈身边。


今年春节,我一个人回到了北京。妈妈见只有我一个人,眼睁睁地盯着门口,满眼的失落。我不敢再看一眼失望的妈妈,更不敢与妈妈的目光对视。妈妈问我:“超英呢?超英为什么又不回家过年?”我只好说:“她上工地了,工地很忙。”沉默了一会儿,妈妈只好叹口气说:“这个傻闺女啊,过年也不知道回家!”


妈妈的话,如同在我流血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我躲进卫生间,伤心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知道,妈妈想姐姐,但姐姐生前也在想着妈妈,就在她殉职的那天上午给我的电话中,还在说着妈妈的腰椎狭窄神经性病痛,说要给妹妹陈红打电话,让我们别忘了定期带妈妈看专家门诊。


姐姐已经连续6年没陪妈妈过年了,不是她不想回去,是她实在太忙了。对姐姐没日没夜的工作,我曾经问过她图什么。她回答说:“在我们单位,大家都是这样干,我没什么特别呀!”


我和姐姐孪生连心,凝结着共同的基因。1978年,父母调回北京后,我们在长沙相依相靠,不管什么事儿,姐儿俩都有商量。可是,几年前的一件事却让我很闹心。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株洲一家超市打工。我希望姐姐为儿子在他们单位安排一份稳定工作。我当时认为,姐姐是领导,安排一个工作应该不是难事,更何况我儿子是姐姐在长沙唯一的亲外甥。但我了解姐姐的个性,我去说可能不会有结果,就叫儿子自己跟姐姐提。儿子鼓起勇气找了姐姐,却失望地耷拉着脑袋回来了。儿子赌气地说:“姨妈真不通人情!”后来姐姐对我说:“赛美,按理说我应该帮这个忙,但你最清楚姐姐的为人,如果我为自己的亲人安排了,职工会怎么想?”


对这件事,姐姐心里也很难过。她多次含泪说,爸爸回北京前交待她这个做姐姐的要好好照顾我,但她却做不到。她还说,如今单位风清气正的环境来之不易,不能因为个人私利影响了风气。不管姐姐怎么说,我心里始终有一个疙瘩,心想你们单位是大型国有企业,给亲妹妹的儿子安排个工作也不过分吧?


在姐姐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当我看到为她送别的长长的队伍、无数的鲜花挽幛、无数人眼角的泪水,听到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那一刻,我明白了姐姐心里装着她魂牵梦萦的企业、装着她鱼水情深的职工!姐姐是一个站得直、行得正的人!


姐姐到北京出差,从不住宾馆,再晚都要回到妈妈的家里住。只要一回家,夏天,她就为妈妈痛痛快快洗个澡;冬天,她肯定要为妈妈洗脚按摩。


姐姐和姐夫是在知青时代凝成的感情。姐姐殉职后,姐夫到现在还沉浸在悲痛中,他不止一次流着热泪伤心地说着同样的话:“到如今我都不相信超英离开了我们,就像她每一次出差,出去了,还会回来!”姐夫忘不了他痛风时,姐姐无微不至的照顾;忘不了儿子上学时,姐姐一大早就起来准备早餐;忘不了姐姐对公婆的孝心孝行……


姐姐生前最牵挂儿子宁石中。石中去年上大学后,取得了第一学期全系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2月,石中来到姐姐墓前,把成绩单化作纸钱烧给了她。他要以这种方式告慰妈妈,他没有辜负妈妈!


如今,姐姐永远地走了,如果姐姐在天有灵,一定会听到我的心声:姐姐,我们来生还做孪生姐妹,你还是我的姐姐!

[PageNext]


用生命书写忠诚


陈超英同志因公殉职,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深感痛惜,痛惜我们失去了一名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纪检监察干部,痛惜我们失去了一名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神圣使命的公仆。


做一名企业的纪委书记,许多人感到难有作为。在企业困难时期被任命为纪委书记,就更加不容易。那时候,每一项制度的完善,每一个流程的规范,都有可能冲击一些人的个人利益,他们表面不说,却在暗地里设置障碍。作为纪委书记,陈超英明白她所面对的困难。但她坚信,只要局和公司党委班子支持,只要坚持原则、执纪严明,再大的困难也不怕,再难的坎儿也能迈过去。


陈超英带领公司纪委主动牵头,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使人不敢为、不能为;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勤政廉政,员工从进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接受廉洁从业教育,使人不想为;认真完善激励机制,营造透明公开、充满希望的职工成长环境,使人不必为。


在她组织和推动下,2004年以来,土木公司一共建立了109项管控制度,先后编制了《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流程》等12个关键流程。这些制度就像企业和干部的守护神,为土木公司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英同志十分注重企业廉洁文化的作用,积极倡导在公司内部进行流程再造,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她每年要在各个区域建立一到两个廉洁文化“进班子、进岗位、进项目、进家庭”的示范点,及时将个体的成功实践,推广到公司每一个项目。她每年都要组织多次廉洁从业教育,邀请地方检察干部、中建总公司监察局领导讲廉政党课,用典型案例教育人、警示人。


陈超英就是这样,忠实履行“守关”职责。她说:“谁违反制度就处理谁!”因为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


陈超英曾分管上百套过渡房和房改房的分配,但没为自己拿过一间房,一直住在爱人单位分的一套小房子里。其实,在那期间,只要爱人单位出具一个证明,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分得一套大房子。但想到需要房子的职工太多,房子太少,矛盾突出,作为纪委书记,她必须以身作则,才能逐步化解矛盾。甚至有朋友好心提醒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她也只是笑笑,没有理会。


她是公司工程分包与材料设备招投标监督小组组长,在一些人看来,手握重权,是个肥差。这些年,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资源紧缺的矛盾非常突出,企业从实际出发,鼓励职工推荐好的劳务队伍和有实力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参与公司的分包竞标。但陈超英从不为亲朋好友介绍工程业务和联系材料供应,多次婉言拒绝老同学提出的分包工程的要求。她说:“有些事一般员工能做,作为管理干部可能就不能做;一般管理干部能做,作为纪委书记可能就不能做。正因为我是纪委书记,我不能有一点私心。”


陈超英就是这样,严于律己、坦诚对人,她用自身的表率作用感召大家、感动大家,鼓舞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发展忘我拼搏。


2008年,一名分公司经理因为某项目业主的费用问题需要配合当地检察院协助调查。这位经理很年轻、能力强,两年时间,就使一个困难的分公司扭亏为盈、走出困境。得知消息后,陈超英作为纪委书记,以组织的名义立即赶到检察院了解情况。得知这位经理本人不存在问题后,她悬着的心也安定下来。她亲自跑法律咨询,收集证明材料,做好这位经理家属和企业员工的宽慰工作。时值中秋佳节,本应与丈夫和儿子在一起团聚的她,想到这位经理的老妈妈还处在焦虑不安之中,于是跑到这位经理的家,和他的家人一起过节,安慰老人。在事情调查清楚后,这位年轻的经理终于还得清白。老人感动地对陈超英说:“我儿子有你这样的领导真是我们的福气啊!”企业员工都说:“陈姐的情是有原则的真情,陈姐的爱是有是非观念的大爱。”


陈超英就是这样,不论是对干部,还是普通员工,她都倾注着一种深深的情感,一种无私的大爱。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