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海岛渔民的好医生

发布时间:2012-06-26 21:34:03 浏览: 318

——记山东省长岛县砣矶镇卫生院院长田延民


“想起老百姓看病离不开自己,能给老百姓解决些实际问题,就不觉得有啥苦了。”


在位于渤海深处、远离陆地的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岛上,提起他的名字,真可谓家喻户晓。他为病人付出了多少艰辛,为多少渔民解除了病痛之苦,没有人计算过,但有一点人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那就是他以医院为家,没有节假日,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他就是砣矶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田延民。


做一个百姓信赖的全科医生


砣矶岛常住人口 8400人,距离县城21.8公里。在海岛上,居民就诊最多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外伤,由于出岛不便,卫生院医生扎实的全科医学知识和应对复杂病情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田延民要求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诊疗技术,多处理一些疾病,让患者减少出岛奔波之苦。


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田延民先后到莱阳中心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深造,业余时间也坚持自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逐渐掌握了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等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一般外伤、角膜异物等疾病及各类急症都能独立处理,对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还可以独立进行B超、心电图、X线等辅助检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从而使更多患者在岛上得到了及时治疗。


一次,一位肘关节错位的患者到卫生院就诊。患者疼痛难忍,家属得知病情后执意要乘船转到医疗条件较好的烟台市区进行医治。田延民仔细察看了伤情,建议患者先在岛上进行内复位治疗。在患者家属将信将疑的目光中,田延民很快便给患者完成了内复位。患者疼痛立即减轻,家属喜出望外。这次及时处理,不仅治愈了患者的病痛,还省却了他们出岛转院的周折,患者对他十分感激。


让田延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例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肺栓塞病例。患者有冠心病病史,就诊时胸闷、胸痛,有医生提出是心衰发作或者出现心肌梗死。田延民详细做了检查,在缺乏必要的诊断设备的情况下,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考虑是肺栓塞所致。由于当时天气情况极差,不允许出岛转院,田延民便在岛上对患者抢救了两天,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转到烟台的医院。转院后经过详细检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肺栓塞并成功获救。


在田延民的工作日程里,从来没有节假日,人们几乎可以天天看到他坐诊。他也是卫生院里的总听班,只要电话一响,有患者需要抢救,他必定第一个到达现场。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急诊,他外出聚会从不饮酒。冬季的海岛异常寒冷,用田延民开玩笑的话说,有时候夜晚起身上厕所都要做百般的“思想斗争”,但只要有需要抢救的电话,他总会立即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赶去病房。他说,他乐于做个医生,乐于看到老百姓病愈后的欢笑,海岛居民的朴实笑容让他备感欣慰。


在海岛上工作更要甘于奉献


从毕业分配到长岛县大钦岛卫生院工作,到2005年调任砣矶中心卫生院院长,田延民的工作生活从没有离开过海岛。这两个岛屿都是距离陆地几十公里的小岛,大多数情况下每天只有一班轮渡往返于陆地与岛屿之间,遇到大风天气便要停航,冬天风大的时候连续停航一星期也是家常便饭。交通不便、物质条件匮乏,都成为海岛人必须面对的难题。


2006年的一个深夜,一名窒息患者被紧急送到了卫生院。经过初步抢救,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大家决定立即出海将患者转送到烟台治疗。时值海面风大浪急,转运的工具只是一艘小小的摩托艇。没有犹豫,田延民主动承担了转诊护送任务。类似冒着生命危险的转运,田延民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每次他都是义无反顾第一个站出来承担,经历过各种恶劣天气,坐过冲锋舟、渔船、直升机。

[PageNext]


砣矶镇卫生院的职工有一半在长岛安家。为了便于职工团聚,田延民调整了轮休制度,每个月安排一次轮休,以便职工有充分时间出岛回家团聚。而他则常常成了职工休息后的值班医生,顶替职工轮休后的空岗。但每次轮到他休班时,他却尽量将自己的休假时间让给职工。2009年10月,正值砣矶岛甲流流行期,田延民在长岛的妻子、儿子也同时发烧。是留在砣矶岛防治疫情,还是回长岛照顾妻子儿子?一边是不能耽误的工作,一边是放不下的亲人,田延民一时难以抉择。想起岛上有更多的居民需要救治,田延民最终决定坚持在砣矶岛继续工作。他在给家人打电话时,得知情况的妻子反过来劝慰田延民说:“这里有我,你别把工作耽误了。”怀着对家人的无限愧疚,田延民全身心投入到防治甲流的战斗中。


田延民的家安在长岛,80多岁的老母亲则独自生活在另一个海岛,一家三岛的生活很让他牵挂。由于条件艰苦,田延民的很多同事都调离了海岛,熟识他的乡亲也不止一次关切地问他什么时候能调到更好的地方去。田延民也憧憬过在内陆生活,单单是一家人能在一个地方生活就让他羡慕不已,但他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一直守在岛上。一说此事,田延民总是淡淡地笑着说:“这些年已经和海岛有了很深的感情。虽然在这里生活有很多不便,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而且想起老百姓看病离不开自己,能给老百姓解决些实际问题,就不觉得有啥苦了。”


为患者和职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为卫生院院长,田延民深知责任重大。2005年,田延民上任伊始,砣矶卫生院亏损严重,职工工资已拖欠3个月,可以说工作举步维艰。


田延民回忆说,刚到砣矶卫生院时,暖气设备已经基本报废,考虑使用煤炭取暖的费用较高,田延民就决定在病房统一安装空调,解决病房冬天的供暖问题。患者的取暖问题解决了,但为了节省开支,医护人员的单身宿舍里并没有安装空调,每人只配发了一条电褥子取暖。一直住单身宿舍的田延民也没有例外。有人曾劝过他,既然是院长,完全可以再给自己增加一套空调等取暖设备。但田延民说:“卫生院的经费非常紧张,大家都是勒紧腰带过日子,我不能搞特殊。”于是,每个冬天的寒夜,带给田延民温暖的,还是那个唯一的电褥子。


有一段时间,田延民发现岛上居民因角膜异物就诊的情况增多。原来,渔船维护时,常常需要人工刮去船身上的铁锈,铁锈很容易进入眼角膜造成角膜异物。当时的砣矶卫生院并没有相应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治疗设备,一旦出现病症,患者只能乘船转到长岛或者烟台治疗,既耽误治疗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田延民利用卫生院现有的简单设备,尝试用针尖取角膜异物获得成功,并在医务人员中推广了这一方法,使绝大多数的角膜异物患者可以在岛上完成治疗,解决了这类患者出岛就医的大问题。


田延民刚调到砣矶卫生院时,卫生院里既没有口腔专业人才,也没有口腔治疗设备。而岛上居民口腔疾病高发,大多数情况下居民们只能忍着不治或者出岛到烟台等地治疗。经过多方联系,田延民终于争取到一个派驻口腔医生的名额,并为其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使岛上的居民可以方便地治疗口腔疾病。口腔科一下子成了岛上最忙的科室之一。解决了居民的这个大问题,田延民十分高兴。不仅如此,田延民还多方奔走,先后为卫生院争取到省、市政府的工程资金,对门诊病房楼进行了修缮。随后又更新了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B超等设备,并建成了能与山东省立医院连线的远程会诊中心,使岛上居民不岀岛便可免费享受到省立医院专家的诊治。


“救他人于危难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的手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这是2003年砣矶岛渔民群体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获得的颁奖词。田延民同样是这样一个默默奉献、习惯助人的人。他并不高调,却足够乐观,几十年在海岛的艰苦经历在他看来似乎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正是这种甘于承担和无私奉献,让他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2011年4月,田延民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十佳乡镇(村)医生”荣誉称号,并荣记三等功。(李扬波 刘福华)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