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坤:“玫瑰女警”在中国北极绽放
冒着零下五十度严寒走访
她是漠河第一位女片警
10年前,田坤成为了西林吉镇上的女片警,3年前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县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主管全县人口基础工作。10年过去了,田坤当片警时的辖区居民,有很多成了她的“亲戚”。然而,这份“亲情”却是来之不易的。
“男同志能干的工作我也一样能干!”2002年12月,21岁的田坤自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公安局,她主动申请到社区当片警,局领导顾虑她是新手,又是名女同志,辖区人口情况复杂,怕她挑不起这份担子,田坤对此很不服气。
那一年的12月27日,田坤正式上岗成为漠河县历史上第一个女片警,所管辖区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当天最低气温已经达到零下五十多度,田坤穿着母亲为她缝制的厚棉裤,穿着厚重的军用棉皮鞋,迎着凛冽的寒风,带着户籍资料和笔记本深入辖区核对人口。
“干什么,你给我出去!”第一次来到辖区居民刘某家遭遇“闭门羹”。每天都会出现的“闭门羹”印证了这里警民关系紧张。几天过去,脚磨破了,脸冻伤了,嘴说干了。
吃苦,田坤不怕,扭转辖区群众对警察的抵触情绪才是她最为着急的。田坤从小在大兴安岭深处长大,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女孩。面对各种困难,她没有气馁和退却,依然冒着严寒挨门挨户进行家访。一路走来,田坤执着地走过10年,整整用破了17个厚厚的笔记本。辖区居民王凤华早年患病无劳动能力。田坤到她家,正赶上王凤华因儿子开学没钱而掉泪,田坤二话没说把兜里的钱全部掏了出来,第二天又把学费送到家中。此后,田坤一有空就帮助整理家务、洗衣买药。王凤华儿子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田坤多次跑民政局、镇政府和社区,办齐了特困生入学的全部手续。
多年来,田坤入户走访期间始终坚持帮扶辖区特困及孤寡老人群体,主动为辖区群众解决了大量难题。辖区丁大姐身体不好,是田坤一直牵挂的人,丁大姐每遇生活难题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田坤,一次竟在夜里3时给田坤打电话求助。没过多久,田坤就披星戴月来到她身边。丁大姐提起这一幕眼含泪水:“田坤的心眼儿太好了,她是我们身边最贴心的人。”
比武考核中接连摘金夺银
她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女警
田坤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女孩,也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女警。
田坤毕业于司法警官学校,公安业务并不熟悉,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业务考试竟然没及格。田坤没有沮丧,除了各种业务书籍,她把警察专业报刊《人民公安报》和《人民公安》杂志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认真体会先进民警事迹,在工作中践行各种新颖理念和管理模式。第二次考试,田坤便获得全县公安局第一名。此后,田坤在各种比武考核中接连摘金夺银。
2004年8月在漠河县公安系统大比武中,作为参赛的唯一女民警,田坤与其他男选手在一起同台竞技,参加了包括三公里越野在内的所有警务科目和业务技能竞赛,最终以各项科目全部满分的成绩令全体男民警心服口服。同年,在大兴安岭地区治安系统大比武中,田坤以高出20分的绝对优势,成为全区单兵成绩最高分。接下来的每次大比武,田坤总会以扎实的业务功底带着奖牌归来,她还取得了大兴安岭地区基础工作考核连续四年全区第一的纪录,她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最佳社区民警。
对辖区人口100%熟悉
她被誉为“辖区人口管理活字典”
田坤对辖区人口熟悉率达到100%,不是单纯停留在对户口档案的死记硬背,辖区的每户人家她都曾走访多遍,哪户人家几口人,哪户居民家有狗,大门朝哪个方向开,哪个居民有什么爱好等等,田坤全部烂熟于心。
一次,漠河县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件,有线索反映嫌疑人和一位在江边打渔的人住在一起。当全局所有民警的目光都投向江边渔民的时候,田坤却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辖区。辖区距离江边很远,但她却想起辖区3327人中有一人偶尔会到江边打渔。田坤向周围居民了解,得知此人家中近日果真有一陌生人居住。接下来数日,几名群众在暗处蹲守,并在夜里零时给田坤传来消息:目标出现!田坤立即带领三名民警赶到,一举将嫌疑人抓获。
在无霜期仅83天的漠河县,彻骨的严寒没有淹没田坤心中的火热。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田坤于2009年4月被任命为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为适应漠河现代化警务工作的需要,她着手建立了“打防管控建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工作新机制,制订了“大巡逻实施方案”。
近年来,田坤被授予“大兴安岭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大兴安岭十大女杰、大兴安岭十大杰出青年;先后五次受到黑龙江省公安厅的表彰,荣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黑龙江省五一巾帼奖、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30余项。
(主编:张放 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