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长暴雨中的最后100米路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救援的最后一户村民家院墙外,手被紧紧 “粘”在380伏的电压线上。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抓好绳子,我去前面蹚路”。
在7月21日北京遭遇的特大暴雨中,他一共参与救出63名村民,凤凰亭村村民无一伤亡。这,是对他最好的告慰。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燕山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
7月22日,在凤凰亭村村民的带领下,记者重走了李方洪生命中的最后100多米路,为您还原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历程。
百米路上连背带拽救出十几人
凤凰亭村人行道上的彩色地砖像被拽地毯般掀翻,原本笔直的一条路已经扭曲、塌陷,瓦砾和大石块随处可见。一辆红色摩托车横躺在路中间,一辆黑色轿车带着满身伤痕突兀地拦住了本已很难通行的道路…… “那都是从三四十米外的村口冲过来的。”村民于凤友说。
显然,这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
21日,李方洪本应休假,但在中午,他给同事打来电话,询问住在地势低洼的村东头的张大娘怎么样。下午1点50分,李方洪还是不放心,没来得及换警服,穿着便装就来到村里。地势比较高的于凤友家成为临时抢险指挥部,后来被大水淹了房屋的村民都逐渐被转移到了这里。
下午4点左右,雨瓢泼般继续下着,4台水泵不停工作仍不见效果。李方洪做了一个救了众多村民的决定——“全村人全部转移!”李方洪组织了2支救援队,一队是他与向阳街道综治办副主任隗华、街道工会主席高威和于凤友,另外一队则是派出所值班的2名民警管宝华、曲祥。
凤凰亭村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一条主路东西贯通,只有100多米长,路两边就是一个个院落。李方洪从最东头南边的院子逐户疏散。路上的积水很快接近1米深,水流湍急,根本站不稳。李方洪找来一根20来米长的绳子,一端系在一户院门口大树上,一端让在地势较高区域的几个村民拽住,这条绳子成了一条生命通道。
记者在院门口看到了已经87岁的老人刘勇。老人用含混不清的话语告诉记者,李方洪第一个进了他的家,当时雨水已经漫上了床沿。李方洪背起老人,蹚着水出了屋,把老人安顿在指挥部。
雨势渐大时,村民刘建明和老伴儿正准备和7岁的外孙女任羽彬吃饭。刘建明说:“眼瞅着茶几就漂起来了,水马上就涨到了孩子脖子,我把她举到了柜子上,孩子吓得直哭。”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刘建明想要打开门,却发现在水的压力下,门无法推开。李方洪从外拉,夫妻俩从里推,猛地一使劲,门终于打开了。李方洪让小羽彬骑在自己脖子上,让老两口各挽着自己的一只手臂,带着这一家三口转移到了指挥部…
临近晚上7点,天色已经漆黑,李方洪和同事已经转移了63名村民,其中,李方洪一个人救出了十五六名村民。
只剩最后一户时,他倒下了
“还有没有没转移出来的老百姓?”李方洪问于凤友。虽然得到 “应该没有了”的答案,李方洪还是不放心。
“刘祥家三口人,我怎么只看到出来两个,还是逐家再查看一遍吧。”
又一遍的搜寻,只剩下村西口最后一家了。此时,水已经没到胸部,湍急的水流不时还会卷起浪花,呛得人透不过气。李方洪4人只能紧拽着绳子、贴着墙边缓慢前行。
“老于,你们抓好绳子,我去前面蹚路。”李方洪松开绳子,往前迈了一大步,右手抓住用于固定电线杆的一根斜拉钢索。齐胸的积水下,道路早就被撕扯开,脚下全是碎石。再往前行的一步没有站稳,李方洪又用手去拽电线杆的另外一根斜拉钢索。
就在这时,一道电火花划破漆黑夜空,李方洪向左前方猛栽下去,但手还被电线紧紧地吸着……
“救人啊,救人啊!”于凤友知道一定是漏电了,于是大声呼救。正在指挥部安顿转移村民的民警管宝华、曲祥拿起探路用的竹竿就往外奔。
只有三四十米的路,在2名民警看来,是如此之长。当他们赶到电线杆旁时,一时间竟然没有看到所长在哪里。借着微弱的灯光,曲祥终于看到了斜拉钢索上的那只手臂。“所长身子已经完全浸泡在水里了,一个浪打过来,才浮上来一下。”
管宝华用竹竿一点点捅开了李方洪紧握着斜拉钢索的手。大家将李方洪抬到了旁边小院的地上。其他人轮流上前急救,但半个小时过去了,李方洪始终没有脉搏。
“我们的手机早就湿了,村民帮着报了警,可救护车进不来,我们抱着所长在湍急的水流里根本出不去。直到我们几个人最后推倒了2米高的院墙,用雨衣兜着所长,外面10来名村民接力,把所长托出了最后的这10米路,送上了等在村口的救护车。”曲祥告诉记者。
然而,同事和医生争分夺秒的救治,没能留住李方洪的生命。22时许,医院宣布,李方洪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在对记者讲述的过程中,管宝华这个40来岁的汉子数度哽咽落泪,摇头说道:“我受不了这刺激!”刚刚大学毕业入警三个月的曲祥第一次直面身边的战友牺牲,他至今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的叮嘱,村民会一辈子铭记
22日,北京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前往慰问李方洪的家属,转达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领导的慰问,并代表全局民警向李方洪的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
李方洪救援中穿的那件雨衣和掉落的一只鞋,早被村民收起、擦净。而在于凤友家的晾衣绳上,李方洪当天穿着的那件衬衣还在随风飘动。“衣服湿透了,我给他找了一件我的T恤换上。”于凤友说。
22日下午,在向阳路派出所里,一个简易的灵堂搭建起来。小小的屋子里挤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村民。他们中有凤凰亭等村的村民,也有刚迁入辖区的新居民。“拆迁迁入辖区的村民有很多警务以外的事,都是李所长跑来跑去帮着处理。”一位新居民哽咽着说。
“所长是替我送了命啊,要不是他回来查看,触电的肯定是我。”67岁的刘成不停抹着眼角的泪水。他说,李方洪牺牲前3个小时,他也曾拽过那根斜拉钢索,当时还没有漏电。如果再过一会儿,他出门很可能还会碰到钢索。
7岁的小羽彬拿着一支白花,走到李方洪的遗像前,默默鞠躬,这可能是她第一次看清当天背着她出屋的叔叔的容貌。
管宝华对记者说,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生活不规律,李方洪和许多民警一样经常忍受着心脏异常、慢性胃炎等职业病的折磨,但是和李方洪共事的六七年里,面对派出所里繁乱冗杂的大小事务,他从来没有听李方洪发过一句牢骚。
李方洪1984年参加公安工作,1999年以来历任燕山分局东风街派出所、栗园派出所副所长,刑侦大队东风责任区刑警队、巡查执法队队长,迎风街派出所政委、所长,向阳路派出所政委、所长。因工作突出,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个人嘉奖8次。
李方洪今年46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岁数,但他很少向别人提及他的家庭。他家中有年迈的老母亲,忍受股骨头坏死折磨、行动不便的爱人,还有刚刚考上大学的儿子。出事后,李方洪的家人悲痛万分。
村民马女士说,她会一辈子记得,李方洪那天在屋子外挨家挨户地叮嘱:“现在水太大,危险,大家别轻易出来,我们一定会把你们都救出去。”马女士说:“警察救人,永远走在头里,这样的警察,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