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君:用生命驻守海堤
——记天津市水务局海堤管理处处长王维君
“我是一名党员干部,身体既然这样了,更要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为党的事业多出力!”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防潮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天津市水务局海堤管理处处长王维君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海堤上。同事们都知道,139公里的海堤比他的生命更重要!即使他在病榻上与重病作斗争,也时刻心系海堤。王维君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一
今年47岁的王维君从事水务工作已有20多年,他常常嘱咐同事,海堤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国家建设安全,要把海堤安全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担任海堤管理处处长4年来,全市共接收风暴潮警报60次。每次风暴潮来临,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顾个人安危,坚守海堤,冷静指挥,做到潮不退、人不撤,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成果,为全市防潮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连续两年被市水务局评为“十大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仅有22人的海堤管理处先后有43人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海堤是抵御海潮侵袭、保护沿海城乡安全和生产的堤防工程。市海堤管理处主要负责天津市长达139公里海堤,承担所管工程的日常维护和岁修、除险加固、维修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以及负责管辖范围内水政监察工作,可谓责任重大、使命艰巨。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专项及应急度汛工程总投资近7000多万元,完成天津海堤改线3105米,维修加固6504米,口门涵闸封堵43 个。每项工程施工期间,他都现场查看质量和进度,参与工程验收,将每段工程都打造成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
海堤管理处身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大环境,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都需要战略思维和整体联动。于是,王维君自加压力,主动向上级提出组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滨海防潮分部,建立健全统一指挥调度和整体联动机制。上级很快批复了他的建议,在2009年重建了滨海防潮分部,海堤处承担防潮分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王维君兼任防潮分部办公室主任。防潮分部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体制优势,细化和落实了防潮各项措施,建立和完善了防潮协调联动机制,有机整合了各部门资源,防潮应急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障了滨海新区的防潮安全。
二
139公里的海堤就是王维君的“生命线”,不容半点破损。
在海滨大道独流减河北海堤改线工程招投标上,他顶住各方压力,婉言回绝多个人情电话,拒绝同学、朋友要点工程干的要求,不插手、不干预招标行为,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办事程序,保证了工程、资金和干部安全。一次,他的同学找到他,希望利用海堤作为临时通道,通行工程用车。他断然拒绝:“不行,一切按制度办。”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在办理完行政审批手续,按照水务局维修路面标准落实了维修费用后,才允许车辆通行。
2009年,海堤处根据需要招两名大学生,他作为处长,又是主考官,闻讯后许多亲朋好友都登门拜访或是电话拜托,希望他照顾一下他们的应聘子女,但都被他拒绝。他坚持自主公开招聘,严格招聘程序,经过笔试和面试层层筛选,择优录取了来自南京河海大学和天津大学的两名硕士研究生。事后,王维君无奈地说:“这些亲戚朋友,估计是得罪了,不过违反原则的事情我坚决不能做,希望他们多多理解吧。”同时,他为规范建管程序,组织编制了《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
三
当王维君满腔热忱还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突然病倒了。2010年12月,他时常咳嗽、憋气,同事和家人都让他赶快去看病,别耽误了。可他总是说:“这些天太忙,等我腾出空儿就去。”就这样一直拖到目标考核结束。经检查才知自己得了肺癌。45岁,就要聆听死神的召唤,还有什么比这更残酷的吗!他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天,想了许多许多……
同事们闻听此事,怀着悲伤和复杂的心情去看他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张笑脸,那脸上写满了坚强和冷静:“不要紧,我还行!”当大家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已快速调整好心态,忍受病痛折磨和化疗痛苦,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了。每次上午治疗,下午他就会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他总是与大家一起查勘、巡查,徒步走过每一寸海堤,一走就是一整天。他对每段海堤、每座闸涵都是那么恋恋不舍、如数家珍。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随便对付一下,从来不把自己当病人。
为了加强科学管理,他不顾病痛带领大家搞科研,废寝忘食地钻研科技项目。一次,他和一位技术人员研究风暴潮风险评估系统建设模块的流程,不知不觉中就忘了时间,猛然抬头才发现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了……近年来,他先后带领大家自主研发了海堤巡查系统、海堤拆改管理系统、海堤处多媒体资料管理查询系统等6项科研成果。
四
组织上十分关心王维君的病情,领导和同志们多次劝他“身体有病就别这么拼命了”。王维君却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身体既然这样了,更要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为党的事业多出力!”每当他说这些话时,大家总是强忍泪水。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他在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生命奇迹,用忘我的拼搏守护着百里海堤。
去年8月4日,席卷太平洋的第9号台风“梅花”来势凶猛,极有可能在天津市登陆,形成强风、暴雨、高潮相碰的局面。接到风暴潮预警时,王维君正在医院输液,他不顾大夫和家人的反对,毅然拔掉针头赶赴现场,连续三昼夜坚守一线指挥和协调。8月6日晚,虽然各项任务都已安排下去,但他还是不放心,坚持去现场。同志们看到他重病缠身、满脸憔悴的样子,况且夜深雨大,都争着替他去。他说:“不行,我必须去。海堤上任何疏漏都可能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建设。”于是,他穿上雨衣,冲进了雨夜,很快赶到了现场,迎风冒雨毅然挺立在最危险的第一线。他指挥若定、多方协调。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堤坝加固了、口门封堵了,抢险物资妥当了,海潮退却了。这时,他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医院继续输液。
五
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王维君身体非常虚弱,浑身插满了管子,各种仪器监控着他的生命指标。而这时,主治医生却发现他的手机还在枕边。医生急了,生气地说:“你不要命了,你现在的身体已经经受不了手机的辐射,必须马上把手机关了。”他用虚弱且坚定的声音说:“手机必须得开着,我告诉单位海堤有事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我尽量把手机放远点吧。”在场的医生和同事听后无不动容,他们知道,王维君虽然人不能坚守在海堤上,却心系海堤,此时只有手机才能将他与海堤拉得更近一些。同事们去看他,他仍句句不离工作,坚持让同事们把文件、材料带给他。开始,大家不想让工作打扰他,但后来,禁不住他坚持,就在探望他时,把各类文件、材料带给他,让他审阅和批复。护士动情地说:“真是一个铁打的汉子,刚出重症监护室,就在病房现场办公了!” 王维君生怕自己的病给单位添麻烦,单位要派人陪他,他总是说:“我不用人陪,你们把工作干好,比在医院陪我还让我高兴。”在他心中始终挂念着百里海堤,唯独没有自己。
一年多来,王维君用钢铁般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但是病魔还是疯狂地吞噬着他的健康。一个月前,他的病情又加重了,但他仅住院3天,接受完腰部穿刺后,转天就出现在职工面前,面色蜡黄却满面笑容。看到这些,同志们的心都碎了,更默默地将感动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全处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攻坚克难、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不断开辟海堤管理建设的新局面,自建处以来无任何信访事件,未发生任何不廉洁行为。
王维君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用生命守护着百里海堤,廉政勤政、无私无畏、躬身力行,用模范行动诠释着勇敢、坚韧、无私和奉献。
王维君是一面旗帜,一面需要仰望的旗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2012年,王维君获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荣誉称号。(董志华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