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聚财的“能人”
——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地税分局一分局局长周伟成
初见周伟成,一副眼镜配上清秀的面庞,中等身材,说话和声细语,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近,殊不知,书生模样的周伟成却是武进区赫赫有名的“聚财能人”。前不久,笔者跟随常州电视台廉政聚焦栏目组一起,对周伟成进行了一次专访,揭开了一段异乡人在武进的传奇奋斗史。
融入武进的“外乡人”
周伟成是土生土长的盐城人,1994年从盐城工学院毕业后进入常州市武进地税局工作。盐城与武进虽同属江苏省,两地方言却有着天壤之别。
基层税务所面对的纳税人大都说的方言,周伟成初来乍到不会方言,还闹过不少笑话。一次,周打电话到一企业催缴税款,企业听到盐城味道的普通话,还以为碰到了骗子,电话没听完就直接挂掉了……
周伟成意识到,从事基层工作还得先过方言关,于是到处拜师学习武进方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只用了三个月时间,他用武进方言处理工作生活,已经游刃有余了,现在下企业走访时,说起武进方言俨然一个土生土长的武进人,一下子拉近了和企业的距离。
工作之初,周伟成住在湖塘和工作地漕桥税务所相距10多公里,当时没通公交,每天早晚上下班都是乘坐私人运营的中巴车,单程都得一个小时左右。有一年夏天,由于时间比较急,周伟成坐着别人的摩托车赶赴漕桥,结果半路出了事故。刚到医院时,他手臂上都是血,但简单消毒护理之后,就回单位了,之后也一直坚持正常上班,大夏天穿了一个长袖,遮着……
从1994年到2003年将近十年时间,周伟成每天都要乘坐两个多小时的中巴车上下班,无论雨雪寒暑。十年间,周伟成无数次地下基层,既能设身处地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又能坚持税务干部的操守和原则,保障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伟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基层税务所干起,历经区局科室,于2011年竞聘成为武进地税一分局局长,成为武进这个运转顺畅的机器上,一个举足轻重的螺丝钉。
纳税户的“知心人”
印花税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小税种,因为它税率低,金额小,企业一般不太重视。在买卖房屋中,有很多买房人都是分期付款,房款可能会分两次、三次甚至多次才会打到开发商的帐户上。按照税法的要求,须按照订合同时的金额全额交印花税,但企业为了方便,往往是按照预收款到帐金额来交。
周伟成在房地产企业调研中发现了这一问题。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对印花税了解不透彻,上述延时交纳印花税的情况比比皆是,虽然税不少交,但由于合同款与预收款存在时间差,印花税延时交纳也属于违规行为,而且处罚还很严厉。周伟成针对这一情况,立即组织召开了一个风险提示会,让房地产企业自查。
“风险留在自查上,而不是留到稽查上,这样对企业是个保护,负面影响比较小”周伟成说到。“多谢税务部门给我们提醒,让我们自查补交税款,不然罚款可大了” 纳税大户江苏武房集团的董事长刘建伟到现在还记得那次会议的情景,“在周局长带领之下,武进的税务干部经常深入企业来为我们排忧解难,宣讲政策提供培训服务,帮助企业防范税收方面的风险,从原来对税务工作的不了解、不理解,到现在的密切配合,真正实现了税务部门和企业的良性互动”。
多年来,周伟成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深入大小企业进行宣传税收政策、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点点滴滴,汇聚成了一股股暖流,深深地滋润了纳税人的心田。
会聚财的“能人”
“业务不钻研,就有可能造成国家财产流失”周伟成说到业务,很是有心得。
在周伟成的桌上,有三本必不可少的笔记本。一本是记录平时工作中管理上的一些难点和疑点,第二本就是整理归纳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想法,第三本就是一些专项问题和特定政策的思考。几年下来,周伟成已攒下了十多本笔记本。翻开厚重的笔记本,一篇篇工作点滴和心得映入眼帘。
2006年,周伟成在武进地税局征管科工作期间,发现个体税收征管存在漏洞:个体户流动性大、信息不全、征管难度大。像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个体户,开业与停业复杂多变,税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这些情况,就造成了一部分漏管户的存在。
国家的税收不能轻易流失,周伟成觉得还是得碰碰这些“马蜂窝”。先从建好信息库着手!2006年,武进地税局与区协税护税办配合,招收了200名协税护税人员,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协税护税网络。通过最基层协税护税工作人员的资料搜集,周伟成将田间地头的两万五千多户个体户的信息全部录入了税源库。
信息有了,怎么征?周伟成参与开发完善了税收征管软件,实现了税务登记与工商部门的无缝衔接,个体户只要在工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就自动建立纳税帐户。在这个软件的基础上,国税、地税实现了共用一个征管平台。原先个体户到国税上代开发票的时候,地方税就流失了;现在必须先把国税地税交掉后才能开发票,武进区光这一块每年就增加税收4000万。
近年来,周伟成认真钻研业务,创新了多项措施,堵塞了一个个漏洞,使税务征收更加规范,为武进税收扎紧了篱笆。周伟成还注重实践中总结提高,加强成果运用,撰写的《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类企业税收征管的思考》等多篇理论文章在相关调研专刊上发表,并获得多项奖励。
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巩固税源,为国聚财,这是税务工作者的责任,但履行这种责任的方法应该是诚心服务。在以往工作中,常常会着重强调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的宣传,却忽略了纳税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税务工作者应该为纳税人的权利全心竭力服务。
“原先那个交税真是折腾”江苏明都房产公司的财务经理赵玉明回想几年前交税不无感慨。原来,以前地税和国税不在一起办公,纳税户要分两地交税,增加了交税时间和成本。“现在那叫方便,效率高了,仅仅五分钟!”赵玉明接过窗口工作人员递过来的票据一脸满意。
这就是周伟成在全国首创的国地税联合办公服务,纳税人只要在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就可以同时办理所有的国地税业务。企业主可以在武进区任何一个税务窗口办理相关事宜,除此之外,一窗通办服务,纳税人不需要分门别类跑窗口,只要一个窗口就可以处理所有事务;税务机关与行业协会合作还建立了纳税人之家服务,定时归纳总结税务风险,提示纳税人……这些举措让周伟成在折腾自己人的同时,把方便送给了纳税人。
正如常州市一位领导称赞此举是“辛苦两家人,方便千万家”的大好事,国家税务总局还特地发来专函进行表彰,称其为全国联合办税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服务没有终点!”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周伟成很坚定的说,“现在我们税务理念叫引导尊重,不是通过一些强制手段,而是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与纳税人建立平等沟通的平台,引导纳税人自觉纳税。”
印象周伟成,感受“聚财人”。笔者采访结束后真切的感受到,正是因为周伟成把诚心服务企业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才使得征、纳双方真正有了平等、有了理解、有了和谐、有了尊重……(供稿 江苏省常州市纪委宣教室 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