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纯静:群众喜爱的“喇叭交警”
手提式扩音机是他的“工作宝贝”,“吆喝”式服务是他的“金字招牌”,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宿豫分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赵纯静,从警10年赢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号“喇叭交警”。在他的影响下,同事们有样学样,个个都用上了喇叭“吆喝”,他所在的单位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喇叭交警队”。
“他一斧子下去,把法和理掰得一清二楚”
“大家注意了,今天大雾,出门办事要注意交通安全……”“花园桥头有辆农用车爆胎,大家要慢行避让……”2009年1月的一天,大雾弥漫,赵纯静像往常一样手持喇叭在花园村道路上巡逻“吆喝”,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突然,“咣当”一声,一位骑三轮车的婆婆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在路边,眼看三轮车上的玉米散落一地,婆婆顿时火气,起身就打了对方一个耳光,“眼瞎了!”
“你耳朵有病!没听到车喇叭声吗?”摩托驾驶人小陈手指着婆婆,狠狠地说“再动手,没你好下场!”
双方互不相让,各自用手机叫来家人,路人见状,谁都不敢上前劝解……
赵纯静闻声赶来,大喇叭一喊:“都给我散开!”
双方见是赵警官,赶紧过来找他理论。这一老一小赵纯静都熟悉,但他没有说话,等到两方把理由讲完之后,他才诚恳地劝说道:“这点小事故,连家人都掺和进来,凭吵、打能解决问题吗?同为一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要闹成这样?你们不要抹黑自己的脸面,都要忍一忍、让一让……小陈你带婆婆去医院拍个片子查一下,要是没啥问题,给婆婆陪个不是,事情到此了结。”
赵纯静一番话劝住了气头上的两人。事情本该到此结束,可婆婆去医院检查后却有人怂恿:“乡镇医院条件差搞不准,该要个三五千块钱,到大医院重新检查。”
当天下午,婆婆说头晕,要小陈再给钱检查。小陈懵了,又找到赵警官,赵纯静听后,让小陈买些奶粉、西洋参等营养品送给婆婆,并叮嘱小陈当面再给婆婆的家人认个错。但小陈的道歉没有奏效,婆婆执意要3000元钱做检查,还要小陈的媳妇到医院侍候。
赵纯静知道后只得亲自登门拜访。他买了些新鲜可口的水果来到婆婆家,一见到婆婆就拉着她的手,挨着婆婆身边坐下聊了起来:“老人家,事情已经过去了,医院检查你又没啥伤,玉米的损失也赔了,你再提这条件那要求,这就站不住理了。再说,小陈媳妇才20来岁,已经怀孕六七个月了,硬要她挺着大肚子来给你捧吃捧喝侍候,你的脸面可就真的不光彩了……”
赵纯静又找到了婆婆的老伴:“老爷子,你要面子,小陈上门给你赔礼了,婆婆的身体也查了,该赔的损失都赔了,俗话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换个位置说,要是你老人家的孩子碰上这事,你是个啥滋味啊?”
老爷爷听后沉默不语。赵纯静这一次的调解又“成了”。
“‘喇叭交警’情法分明,张家长李家短再硬的榆木疙瘩,他一斧子下去保准两半,会把法和理掰得一清二楚……”在王官集镇调委会主任袁彩严的心里,赵纯静的确是调解矛盾的能手,赵纯静的话群众们就是会信服。
救人、做好事都出自本能
“‘喇叭交警’不怕险,他做的好事情,就像这天上的星星,我们天天看得见就是数不清。”在顺河镇群众许金良的眼里,赵纯静做好事已经成了习惯。
去年8月25日,赵纯静驾着警车沿着城区南外环路由东往西行驶,当行至京杭运河宿迁三号桥时,他发现桥南旁中间处围着好多人,出于职业的敏感,赵纯静第一反应“出事了”。
果然,一名男子落水。可是桥面离水面有5层楼高,怎么救?
时间就是生命!赵纯静稍一琢磨后,当即加速前行,一霎间把车驶到了桥头,绕过环岛,直驰桥下。
“你用喇叭喊话,请求渔船协助,联系急救车辆,我先下河救人。”赵纯静一边脱鞋一边向辅警喊话,然后“一猛子”扎进河里。在深不见底的河水中,他迅速接近该男子,左手揪住男子的胳膊,将头托出水面,右手奋力划水,在游拽20多米后,赵纯静体力急剧下降,岸上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最终赵纯静拼尽全力,连蹬带推终于将男子游拽到岸边。
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抢救,该男子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事后,赵纯静才知道该男子落水处河宽近150米,水深达10米。
有人问赵纯静:“你想过危险没有?”赵纯静说:“救人哪顾得上想那么多。再说,我也是当父亲的人,如果自己的孩子出事了,该有多难过。人心都是肉长的,谁碰着这事都会去做的……”
赵纯静的救人之举源于本能。据赵纯静的老师倪小山说,赵纯静在读初中时就救过人。当时,一位老人带着两个孩子在黄河附近玩耍,一名孩子不慎落入黄河,紧急关头,正巧在场的赵纯静迅速下水,把孩子拉了上来,然后不辞而别,直到被救孩子的父母到校感谢,同学们才知道这个“秘密”。
“我图的是大家的和睦、辖区的和谐”
“‘喇叭交警’人品好、境界高、乐善敬业,他把农民视为自己的亲人;提起他,群众有口皆碑,大家心里都贴着他的奖状。”在原塘湖乡塘湖村村支书郭其龙的心里,赵纯静是这样的人。
2004年春,原塘湖乡朱升在驾驶三轮车载客时,被正在路面“吆喝”巡逻的赵纯静查获。“交通法规明文规定,不准三轮车从事带客营运。不要只看眼面前的一点利益,它可是马路杀手啊!”听着赵纯静的一番话,朱升手托下颚不语。
“奇怪,一般车主被查后,大都是恳求交警放过,他为何不言不语?”当赵纯静再询问时,朱升一脸苦相。感觉事情蹊跷,赵纯静把他带回办公室,一番暖言后,朱升这才倾诉了详情。
朱升家中没有多少土地,无固定收入来源,老婆患病,长期吃药,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家庭各项开支全部靠他挣钱维持。前不久,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带客,没想到刚跑一周,就被逮住了。
鉴于朱升家的情况特殊,赵纯静在教育后破例将车放行。可是当天晚上,他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老是浮现出朱家艰辛生活的画面,“如果帮朱升搞一个养殖场,投资少收益高风险小,还可照顾家庭,他就不会再次违法跑车带客了”第二天一下班,赵纯静便来到了朱升家,谈了自己的想法。朱升听后,感慨不已:“你说的我也想过,可我借不到钱呀,就是搞个小的养猪场也要5000元。”“那我借给你5000元,你什么时候赚到什么时候再还。”
当年,朱升在赵纯静的帮助指导下,投资饲养了50头纯“绿色”肥猪,一头售价1400左右,每头利润500多元,年收入3万多元。
朱升并非赵纯静帮助的第一人。
大兴镇大兴村村民王如来,家境贫困,房子连门窗都没钱安装,赵纯静自掏腰包帮其解决,每到逢年过节,他都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去王家走一趟。
该镇高圩村高瑞泽、高端颖兄妹俩,大的10岁小的8岁,父母双亡,面临辍学,赵纯静慷慨解囊送温暖……
有谁想到,扶危助困的赵警官自家日子却过得紧紧巴巴。父母下岗近10年,妻子靠打短工赚钱,还有一个读书的女儿。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赵纯静甘于奉献?他到底图的是什么?
当记者把问题抛向赵纯静后,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我在农村与农民兄弟打交道10余年,悟透了一个理,那就是警察的心里只有多装着群众,群众的心里才有警察的位置,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拥戴。有些事情群众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办理,他们有的往往要跑两三次才能搞定,既耽搁时间又浪费经济,而这些事情,我只要抽个空,多跑几步路就可以解决了,就是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对群众来说可能都是很重要的大事,何乐而不为?做人就要做个有爱心的人,每当我为他们办好一件事、化解一个矛盾,解决一个难题,他们高兴了,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更有了坚持“吆喝”服务的勇气和动力。要说有所图,我图的是大家的和睦、辖区的和谐。”
“喇叭交警”为乡亲们调解了多少烦心事,办送了多少证件,消除了多少隐患,没人统计过。但他所办理的事情,没有谁不满意。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10多年来,赵纯静无论在哪个所队工作,都一直坚持用喇叭“吆喝”服务,他所管辖的“责任田”未发生一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未发生一起群体性斗殴事件,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先后谢绝吃请200多次,收到锦旗30多面,感谢短信600多条、电话1000多次、感谢信20多封。2012年被宿迁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