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乡村调解员 奔忙解忧难——江西芦溪宣风镇杨斌圣

发布时间:2013-05-22 21:39:20 浏览: 263


杨斌圣(中)在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做思想疏导工作。


本报记者吴齐强摄


核心阅读


在江西省芦溪县宣风镇,杨斌圣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扎根乡村30年,对待群众“有事就管、有困就解、有难就帮”;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件,成功率达100%,有效遏制和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30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200余起、非正常死亡200余人次,为外出农民工维权挽回经济损失累计3600余万元。一个乡镇法律服务所所长、人民调解员,何来如此魔力?


“从事调解工作,最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去想升官发财。”


5月9日,骤雨初歇,在虫鸣鸟叫中,记者跟随杨斌圣来到宣风镇盘田村陈坤莲家。


“出入方便吧,还吵闹吗?”杨斌圣问道。


“感谢杨所,进出顺畅多了,大家相安无事。”陈坤莲笑容满面回答。


这是杨斌圣30年间一次平常的例行回访。可对于陈坤莲而言,杨斌圣是家中的贵客。


2012年2月间,因宅基地纠纷,邻近几家人火药味十足。你挖我的墙角,我堵你的道路,屋子开裂、院场坍塌,摩托车都无法开进家门口,夹在中间的陈坤莲一家平静的生活被打乱。日子没法过,谁来劝都不顶用,焦虑万分的陈坤莲找到了杨斌圣。


“想过日子,就不要闹,世代邻居莫要为小事伤和气。”杨斌圣先是一家一家谈,然后把几家找到一起再谈,终于化解了怨气,主动缩小院子,让出公共道路,自家掏钱砌好围墙……邻里和好如初。


杨斌圣的工作得到百姓赞许,只有妻子江金连知道背后的辛苦。家里的田地、孩子、家务全由妻子打理;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他却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父亲身患癌症去世,因为在外地办案,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30年来,他骑烂了5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踏遍了宣风镇的山山水水。


很多同事换岗升职了,不少同事转行发财了。谈起这些,杨斌圣说,“人各有志,都是社会的需要,个人的选择,”他接着说,从事调解工作,好高骛远不行,最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去想升官发财。


“只有站正了、站直了、站平了,调解起来才能正、才能直、才能平!”


2006年夏天,宣风镇一砖厂职工肖某工伤断指,砖厂给点医疗费就想了结。谁都知道砖厂股东和杨斌圣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肖某找到杨斌圣闷头递上材料,回来告诉工友,“根本没指望有什么结果。”出乎意料,肖某很快收到3万元赔偿金。“不能因为老交情,就丢掉做人做事的原则。”杨斌圣与砖厂负责人多次推心置腹交谈,老朋友被他感动,也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


杨斌圣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民艰辛和难处。“只有站正了、站直了、站平了,调解起来才能正、才能直、才能平!”


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给自己建立了一套“六、七、八”工作法,并严格遵守。即“六字”工作法:快(快到现场)、稳(稳住情绪)、实(了解实情)、准(找准症结)、调(耐心调解)、公(公平处置);“七不”工作纪律:不私立章法、不徇私舞弊、不接受吃请、不收受礼物、不铺张浪费、不泄露隐私、不计较报酬;“八要”工作原则:办事要公道、调解要耐心、作风要严谨、待人要热情、名利要淡泊、事业要忠诚、业务要精通、工作要创新。


谁能想到,30年来,全国各地到处跑的杨斌圣竟然只在2006年坐过一次卧铺,还是同行的一位律师“请客”。


“疗养时,我内心感到孤独,习惯了做调解工作,离不开群众!”


有好几次在繁忙的工作中,杨斌圣都感到身体不舒服,有好几次想去医院检查治疗,可一直忙于工作拖延着……直到2011年3月22日,杨斌圣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右肺癌”!按常理,大多数人会选择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治病。可他即使被领导“强制脱岗休息”,并送到疗养院静养,也只住了一个晚上就跑回来了。


有人称杨斌圣是“玩命所长”。他对同事说,“我在那里疗养,内心感到孤独。习惯了做调解工作,我离不开群众!”自患病以来,他仍然坚持协调处理群众的矛盾纠纷不下400件,其中还远赴福建、浙江等地。


2012年10月,吐霞村村民欧阳彪的父亲在萍乡一工地事故中身亡,开发商请来律师,欺负他不懂法律,“你们是农村户口,本来不需要给什么钱的,看你困难,赔15万元,赶快办手续领钱。”欧阳彪不知所措,向杨斌圣求援。


身体不适的杨斌圣赶到现场,马上谈判。他义正辞严质问对方律师,“工伤死亡不讲户口归属,你是律师,工伤条例很明确,要有职业道德。”对方律师羞愧难当,后来开发商赔偿59万元。


多少次,热气腾腾的中药变得冰凉,杨斌圣顾不上喝一口;多少次,他强忍疼痛赶赴现场。他的“嫡传弟子”、法律服务所副所长方绍宁说:“师傅被查出右肺癌这么长时间,仍然日夜忙碌!”


杨斌圣的手机一直没有停过,一件件纠纷让他无法停歇:宣风芥子路经营墓碑雕刻的黄某不慎触电身亡,其家属封了供电所的门;一位大学生在赣州出了车祸,赔偿问题谈不拢……


杨斌圣对于生死有过思考:“得知诊断结果,心里有过一阵难受,随后就坦然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寿命的长与短,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快乐!”


记者手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30年来,杨斌圣把群众利益牢记心底,把群众感情融于工作实践;他坚持做一项工作,就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精神难能可贵。可以说,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亲和力在一次次调解中增强,共产党员的形象在一次次奔波中高大丰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7月开始,芦溪县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同步建立1个县级、9个乡镇级、21个部门级以及129个村级“杨斌圣群众工作室”。2012年,各级工作室受理矛盾纠纷2715起,接待来访人员2326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680起,化解率达98.7%。


“杨斌圣群众工作室”成为妥处社会矛盾的“减压器”、社会人员管理的“枢纽站”、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全县党员干部的衙门作风淡了,为民之念浓了,社会稳定形势良好,群体性事件数量明显下降。


杨斌圣说,一个人能够力所能及为家乡做点事,被人需要,比什么都重要。


质朴的言行,正是杨斌圣的本色写真。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