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灾区群众擎起一片晴空
5月21日23时21分,结束总结会,54岁的武静走在四川省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的帐篷外。
这位芦山县纪委、监察局副县级纪检监察员,像往常一样仔细检查着安置点治安情况。昏黄的路灯灯光将她纤细的身影拉得老长。终日奔走在抗震救灾一线,她的脸被晒成了不均匀的炭黑色,脖子上还有刚脱完皮的痕迹。
想起当天中央领导同志视察灾区时,对抗震救灾监督检查工作的重托和要求,她心里热乎乎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武静临危受命,担任芦山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体育馆安置点的临时党委书记。这位今年10月就将退休的纪检监察干部,把5500多位安置点群众当做亲人,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为灾区群众擎起一片晴空。
面对考验,她说——
“我们是纪检监察战线上的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冲在最前面”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雅安作为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之一,面临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芦山县集全县之力,从各个部门单位抽调人员投入到重建中来。武静就是其中一位,主要负责对项目、资金的监管。
经过5年灾后重建,芦山正值蓄力发展之际。没想到,一场强烈地震又呼啸而至。
那一刻,武静也很惊慌。可缓过神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号召空地上的党员们立即到单位报到。
4月20日下午2时,根据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武静来到县体育馆安置受灾群众。起初,食物、饮用水没办法运进来,武静和同事们就硬扛着,食物让受灾群众先吃,帐篷让受灾群众先住。而她和丈夫,则挤住在四面透风的凉棚里。
“我们是纪检监察战线上的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冲在最前面。”武静说。
选址,平整场地,发放物资……武静一刻不停地奔走在抗震救灾一线。由于长时间劳累,营养跟不上,她好几次都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昏倒。
震后第二天,安置点成立临时党委,武静担任党委书记。面对5500多位受灾群众,如何稳定情绪、保障基本生活,考验着安置点临时党委。
“你们放心,今天晚上不会有一个人露宿街头。”武静代表临时党委向群众作出承诺。当天晚上,一顶顶帐篷在县体育馆安置点有序搭建起来——这也是该县最早搭建帐篷的安置点。
4月22日一早,武静把鲜红的党旗挂在了安置点的帐篷外,挂在了抗震救灾前沿阵地上。党旗就像启明星,临时党委就是领路人,引领着安置点群众迎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黎明。
履职尽责,她说——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打折扣地贯彻好、落实好制度要求”
如何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受灾地区和群众?怎样交出一本“明白账”、“放心账”?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武静心里有谱:“地震发生后,省纪委、监察厅派出7个监督检查督导组进驻灾区一线;监督检查、信息公开贯穿监管全过程;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立体监督体系;推行表册台账、公示栏、举报电话、举报箱、监督岗、监督员证‘六个统一’…… 这些举措为加强资金物资监管提供了重要纪律保障。”
武静说,灾区的资金物资实现了“来源有造册、去向有签收、分配有计划、使用有监督”目标,从制度上防止了救灾款物被挪用和侵占。“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打折扣地贯彻好、落实好制度要求。”
在县体育馆安置点指挥部的帐篷外,《关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十四条禁令》、《芦山县抗震救灾物资分配“八不准”》、《抗震救灾物资接收统计报表》、《资金发放流程》等相关制度文件均张贴在醒目位置,时刻提醒着每一名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廉洁奉公。
实际上,芦山县在地震后面临没有电脑办公等不利条件,无法制作统计报表。武静先行一步,用笔在本子上手绘统计表格,每接收一笔物资,都要详细记录下来。
设立在安置点路口的抗震救灾监督岗里,由纪检监察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队伍,佩戴着监督员证现场办公。大红色的布告栏里,抗震救灾监督举报电话12388格外显眼。截至5月22日,安置点已接收物资5.7万件,发放物资5.4万件,无一例群众举报和不规范发放的情况发生。
服务群众,她说——
“只有了解群众情况,才能更好开展工作,做事才能更贴心”
在县体育馆安置点指挥部的桌子上,几本厚厚的登记本记录着安置点群众的基本情况。
“只有了解群众情况,才能更好开展工作,做事才能更贴心。”武静说。
“贴心”的事不胜枚举。
一名怀孕妇女产期已过4天,急需送往市医院。武静得知后,立即联系急救中心将母子送往雅安。安置点的婴儿没有奶粉吃,武静想尽办法,硬是从平价超市废墟里翻找出了婴儿奶粉。
武静牵头组建义务巡逻队和义务消防队,实行24小时巡逻制度,对进入安置点居住的人员进行身份登记,对临时入住人员实行24小时动态管理。
“房子震垮了,但是梦还在。”在武静的带领下,安置点组建群众宣传队,开展“自强不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系列宣传活动,让群众在帐篷里就能听故事、看表演。
时间抚慰伤痛,生活传递希望。“帐篷书屋”、“帐篷影视播放点”、“帐篷联谊会”……在武静等人的努力下,随着一个个活动的开展,受灾群众逐渐走出地震阴霾,重建家园的信心更足了。
当群众的贴心人,群众也把武静当亲人。受灾群众从开裂的房屋里抢出腊肉,煮好饭菜,第一个端给武静;洗澡排队,群众为武静开辟“绿色通道”;再难的工作,受灾群众只要看到武静,都会对她说:“只要是你说的,都算!”
雅安市纪委书记刘锐说:“武静是我们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一个缩影。全市150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
武静身后屹立的,更是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四川省纪委、监察厅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与灾区群众同舟共济,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监督检查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社会发展双重胜利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戴必莲 雅季萱 记者 李雪竹)